摘要: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课程标准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发展规律,呈现出重视实践环节、关注传统文化等新特点,对音乐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小学音乐教学是义务教学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开展音乐课外活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22年版新课标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教育发展规律,呈现出多学科融合、重视实践环节等新特点,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育课程和音乐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是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小学音乐教学是义务教育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及实施建议为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及实施路径。
一、新课标的新变化
为了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根据“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一)更新了课程目标
首先,2011年版的音乐课程总目标主要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此基础上,2022年版新课标总目标提出了“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提升创意实践能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等要求。其次,“新课标”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时总比例为9%-11%,小学教育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把教学精力更多地分配给艺术类课程,故而与过去相比,艺术课程的占比和含量均有所提高。再次,新课程目标着力强调从艺术本身出发,全面落实美育任务,强调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小学音乐教育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个性审美等多方面培育学生,发挥音乐教育激发个体创造力、提升个体审美等独特的作用,最终努力将学生培育成完整健全的“人”。
(二)完善了评价体系
从评价体系来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体系呈现出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特点。2022年版“新课标”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了过程评价,注重课堂上的过程表现、技能展示和知识储备等,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和成长。新课标要求艺术类课程的评价要有标准可依据,做到可测、可评,以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学习情况,同时要求评价过程中不设水平等级,避免单纯的分数评价和功利化学习。
(三)改进了课程内容
从课程内容来看,“新课标”在坚持学科融合方面也作出了新的调整。2011年版艺术课程标准在学科融合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并专门开设了一门融合各艺术门类的“艺术课”。2022年版“新课标”是在过往学科融合的基础上体现出更加鲜明的特点,不再将艺术、音乐、美术设置为三门彼此独立的课程,而是在将音乐、美术作为主线的基础上,融入舞蹈、戏剧、影视,并在八至九年级将五门课程分别开设,学生可以自选两项或以上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这样的改进使课程标准的综合性更强,更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义务教育发展情况各具特点,教育者在充分发挥各地教育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的共同发展,就需要有统一且先进、明确且灵活的课程目标、评价体系、课程内容作为指导。“新课标”的发布正满足了这一要求,对于小学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标的新特点
新课标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小学音乐教育深化提升的统领性依据。“新课标”呈现了实践性强、注重传统文化等新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