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论“挖掘人文内涵”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意义与实施策略(下)

作者: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浦利华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4-09

  三、“挖掘人文内涵”的特质

  所谓“挖掘”,原意是指“从地面向下挖出某种物品”,在此引申为深入开发和探求。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我们应该竭力寻找某种当下在大家的印象里没有的认知,同时符合作品本身的主体精神,符合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符合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因此,“挖掘人文内涵”就是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音乐时,超越对音响的简单体验或知识与技能本体的习得,注重涵养学生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关切,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与聆听音乐作品时的体验、理解、感受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通过一定的逻辑生成人文关怀的“新认知”,便是音乐鉴赏课的关键。与大多数教师一样,笔者在执教《御风万里》时,也会讲到其中的四个民歌主题,也会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情感表达等内容,但教学不应仅停留于此。对于缺少专业基础的高中生而言,简单的讲解很难使他们产生共鸣,需要建立新的体验、新的认知和新的建构之后,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真正“美”的体验。

  待学生反复聆听B乐段音乐后,笔者以讨论的方式向他们提问:该乐段中四个主题在演绎过程中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最后导出结论:“只有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的主题是始终延续着,其他三个民族的音乐主题时隐时现与汉族民歌主题交织在一起。”这个过程尽管不是“美”的体验,但它是产生“美感”必须经历的音乐体验和感知。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音响体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这不仅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更深层次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它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完整地留存至今且从不间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具有传承、开放、包容的文化特性,即使在北魏、辽、西夏、金、元、清等各时期执政者不是汉族的背景下,从文化的角度来说,当时都是以汉文化(以中原文明为基点的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的交融,我们从团结、开放、包容、传承的历史中走到今天,并走向未来。①这样的认知既符合学生已有历史知识的积淀,又符合音乐中四个民族音乐主题的真实演绎体验,更重要的是,这在以往的认知中并不常见比较新鲜,属于新建构的知识点。所以学生往往很振奋,很容易共情,从而产生精神上的自豪情愫,“美育”成效就此显现。

  正如滕守尧所言:“美即和谐导致的不断创生。”②当然,对音乐中历史文化的挖掘和认知并不是本课的重点,我们应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御风万里》B乐段的音乐体验与感知上。只有真正体验到汉族民歌主题始终持续与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民歌主题此起彼伏、水乳交融,才能在整个乐队推向高潮的气势中,使讨论和思想引导水到渠成。

  四、“挖掘”不是无中生有,而是立德树人的最佳途径

  或许有读者会质疑,那会不会出现无中生有的怪象?

  针对此质疑,笔者以为,音乐作品(特别是器乐作品)中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非对应性特点本就意味着对作品的解读具有象征、抽象、生成、概括的属性。正所谓,“一部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一般是被感觉—想象—情感体验的价值所给予的。”③“一旦一部音乐作品成为一个所关注的审美对象时,它就是一个意向性的客体。这个意向性客体激发和鼓励着审美观照者对它的重构与具体化。”④“音乐欣赏既无止境,也不宜有‘标准答案’”⑤这些观点均说明解读音乐作品没有固有标准,应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不断“挖掘”音乐作品的价值,是符合美学价值意义的。正如戴维·埃里奥特所说:“对音乐的理解要坚持全面性和整体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实践性和能动性、生成性和创造性。”⑥可见,“美育”必然是在学生富有新意的“认知生成”中才能达成。本文所强调的“挖掘”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挖掘人文内涵”必须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新知建构的逻辑演进。同时,此类具有逻辑演进的“挖掘”,既消除了教师育人过程中“生硬说教”之弊端,又具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国家教育顶层设计的价值意义。事实上,通过深入挖掘音乐作品的人文内涵来进行鉴赏教学的优秀课例,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并不鲜见。例如,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音乐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欢乐颂》一课就是挖掘人文内涵进行“美育”的典型课例。授课教师摒弃了“介绍背景→介绍作曲家生平→唱主题→听乐曲→讲技法→说思想”的传统俗套,而是巧妙地设计出一条乐曲欣赏的线索: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