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不仅使学生深受感动,与会教师也都听得激情澎湃。其实,授课教师并没有对专业音乐术语和创作技法进行精准、高深的讲解,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欢乐主题的呈现、变奏发展及人声的引入、宗教圣咏的展开都融进了这节课的人文解读中。虽然学生不一定能记住其中精湛的技法和曲式结构,但一定会对乐曲中“欢乐”的发展历程和当时内心的体验变化记忆犹新。因为与记住那些主题交替、配器特色、变奏、曲式、织体、风格等音乐本体元素相比,理解其中的人文元素要简单实用很多。更重要的是,授课教师所讲的这几个关键词符合我们对贝多芬艺术思想的一贯理解,符合实际音响体验,具有立德树人的正面导向作用。在教师引导过程中,学生通过聆听、体验生成了对贝多芬和《第九(合唱)交响曲》更加清晰而深刻的新认识—“美感”,这就是该课之所以成功的关键。
五、如何挖掘人文内涵
对于鉴赏而言,人文内涵的挖掘可以是多维的,并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来“以美育人”,关键是教师要抓住一节课的“课眼”。例如“丝竹相和”这节课,其审美基点和目的不能仅仅让学生聆听体验《中花六板》《娱乐升平》的情绪特点,感受丝竹乐的音乐风格,讲解各自不同的乐器组合和音色特点,讲解支声性复调的结构特点,分析并实践加花的旋律创作手法等。笔者认为,这些知识和概念在课堂上虽然需要介绍,但不能作为重点,至少不能作为教学目的。正如前文所述:对于普通高中生而言,这些知识、技能和概念是脱离他们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的,不大可能会成为之后新认知的基础,他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死记”。目前,音乐鉴赏教材在本体知识序列上,还很难形成由易到难的逻辑链。以支声性复调为例,它只出现在“人音版”高中鉴赏教材“丝竹相和”这一课中,除此以外都不再涉及。可见,若每一节课的“新知识”都与前后章节内容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学生就很难会有层层推进的“豁然感”或与已有经验形成“共鸣感”,这与心理学方面的冗余度原理相似,⑦因此也不会产生“升华”的情愫。如果仅从音乐本体知识与技能的讲解和训练角度来开展教学的话,很难符合“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认知建构”的美感原理,也就无法顺利达成“美育”的目的。当然作为基本的知识积累,把支声复调、加花等知识与技能向学生做简要介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只是不能作为该课的教学重点和主要目的。
那么,该如何从挖掘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来进行人文关怀式的审美教学呢?以“丝竹相和”一课为例,笔者以“和”作为课眼,在此基础上挖掘审美的可能性。通过对《中花六板》《娱乐升平》两首乐曲的赏析,达成对江南人民和谐、融和的生活情趣和处世哲理的感悟。具体操作如下:
1.通过聆听、讲解、演唱、乐谱对比、加花实践等环节,向学生简介支声复调、加花、江南丝竹等概念和知识作为学习的基本积累。
2.听辨各乐器演奏状态,引导学生感悟、理解《中花六板》中你简我繁、你繁我简、你进我出、你出我进的谦让、包容、和谐统一的思想哲理。
3.把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和对人文情怀的认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共鸣。
在这节课中,体验《中花六板》中清秀、细雅、柔美、愉悦的风格并不难;体验“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的创作技法也不难;理解支声复调、加花的特点也可以做到,但对普通高中生来说这些都不是“美感”的根本。此曲的“美育”应该在于学生音乐体验之后,能迁移至对江南人民富有哲理的“和谐、谦让”生活态度的认识上。这种新认知的建构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生硬,因为基于大多数人对江南人民吴侬软语、温婉性格的印象,以及江南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杏花烟雨等优美环境的感知经验而言,在聆听音乐时内心很容易产生感通的意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和谐、谦让、包容的人格。此种美感体验的获得,当然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的思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