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课堂教学的“中心位”角色——微探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

作者:江苏省南通高新区小学 姜奕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8-07

  摘 要:本文揭示了真实课堂中“节奏教学”出现的问题,阐明了“节奏教学”在音乐课堂存在的意义价值,通过感受节奏触发兴趣、体验节奏调动专注、学习节奏丰富感知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教学”的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教学;音乐课堂;

  节奏像一个指挥家,有了节奏,音乐学习就变得有序多了。因此,在学唱歌曲时正确把握节奏是高效掌握所学歌曲的至关重要的“开山石”。教师应准确抓住节奏,抽茧剥丝,让“节奏”贯穿音乐歌曲教学,使其在音乐课堂的歌曲学唱这一任务中发挥作用。

  一、现状: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真实呈现

  纵观当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总是能在一瞬间博人眼球,但每每课堂临近尾声或者是下课后,客观回顾后发现,连最基本的歌曲节奏都没有唱对、唱好。

  【片段一】

  范老师执教三年级歌曲《杜鹃》。“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同学们还记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谁能用动作来表示强、弱、弱的规律呢?”范老师连续邀请了四五位同学演示,又一遍遍要求所有同学跟随每位演示的同学重复学习动作。“好,让我们再来跟着音乐,用强、弱、弱的动作做一做……”“让我们边读歌词边用强、弱、弱的动作拍一拍……”

  【片段二】

  卫老师教授二年级歌曲《包子、剪子、锤》。“歌曲中出现了几次‘蹦蹦跳跳快快乐乐’?”“第一遍一起来读一读,注意第一个蹦需要延长,因为有附点,再来读一读;第二个蹦没有附点不需要延长,一起读一读。听老师是怎么读的,预备齐。”“同学们读得可以再整齐一些吗?试试看。”结果上课没多久就有小朋友开始东张西望,歌唱的声音也一遍比一遍弱。

  【片段三】

  于老师教唱二年级的歌曲《锣鼓歌》。“请小朋友们和老师来合作一下,我读锣的部分,你们接鼓的部分。”“请小朋友们演唱相同的音,我来唱不同的音。”“请小朋友们跟着我,老师唱一句,你来跟一句,再来交换着唱一唱。”“请小朋友们演唱刚才老师唱过的部分,你们已经演唱过的交给老师来唱,听明白了吗?”结果有一部分小朋友开始打哈欠,心不在焉。

  此上三节课堂的教学画面,原本都是围绕歌曲教学中的“节奏教学”这一环节展开,但课堂效果和学生状态却不得不引发每一位老师思考,究其原因如下。

  1.训练单一,阻碍了孩子的原兴趣吸引力。片段一中的范老师对于三拍子的强弱节奏训练,自始至终只局限在用动作表现其强弱弱的规律,让孩子在无限循环的模仿中重复练习,无形中慢慢打消孩子原本对音乐的喜爱。

  2.效率低下,占用了孩子的可生成发展力。片段二中的卫老师一遍遍反复强调和纠正错误,且只用语言进行分析,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理解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按节奏去读对歌词节奏了。这种做法把简变繁,降低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方式枯燥,扼杀了孩子的再创造想象力。片段三中的于老师引导孩子合作学习本是值得点赞的,但在翻来覆去且换汤不换药的过程中,孩子只是“小和尚念经”式地服从完成,并未主动参与,脑海中更多的是惯性思维,没有真正掌握节奏。

  二、窥真:“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存在意义

  “节奏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当中是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作为一线教学主导者的我们应该深思和探究,避免出现上述的教学问题。

  1.有助于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借助演唱、器乐演奏等方式让小学生感受韵律、节奏的变换,让其呈现较为活跃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有助于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潜能。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相结合”的观点。唱歌、跳舞、器乐等都与节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有助于学生在轻松的过程中了解并感知节奏,发展音乐节奏感。

  3.有助于提高小学生音乐表达的能力。孩子在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中能够真切地感受音乐的美、体验音乐的美妙,主导因素还是因为音乐节奏,它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关键。节奏释放出音乐本身的特征,与人身体的一部分发生或多或少的共鸣。所以想要感受和表达音乐需要通过节奏。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