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的融合研究

作者:宝鸡文理学院 王雅洁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3-03

  摘要:小学器乐教学不仅需要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还应受到孔子“乐教”思想的指引。现如今,小学器乐课堂过于注重技法训练,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价值。为此,通过对小学器乐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深刻挖掘孔子“乐教”思想中的内涵与特质,在二者的融合中发现并改进小学器乐教学方式。孔子的“乐教”思想,有助于音乐教师找回音乐深层的育人价值,为小学器乐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与教学指导。

  关键词:孔子“乐教”思想;小学;器乐教学;

  一、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

  (一)孔子“乐教思想”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1]。孔子的“乐教”思想主要是指儒家经典,例如在《论语》《学记》《礼记》中的“乐教”思想,当然也包括儒家六艺中的某些思想。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乐教理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对音乐的育人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孔子主张学习“尽善”“尽美”的音乐,人们只有通过学习音乐,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成于乐”的境界。孔子推崇礼乐教化并制定了礼乐教化体系,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文化、音乐理论以及音乐实践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二)小学器乐教学

  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器乐教学被国家教委正式列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并成为小学音乐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举措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历史。后来,随着音乐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基础性音乐教育,不仅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创造音乐的有效环节[2]。从《音乐课程标准》大纲的要求中便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除了应积极在课堂上体现“教具”乐器的作用,还要密切注意歌唱、创造等环节与器乐教学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体现出器乐教学的普适性、基础性与不可或缺性。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3]。因此,器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对课堂学过的内容进行消化与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将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动态过程。

  二、小学器乐教学现状

  (一)器乐教学地位薄弱 教学理念滞后

  中小学音乐课上对器乐演奏的聆听、感受,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净化学生的心灵。然而,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是器乐教学得不到重视,处于一个被忽略的漠视地位。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尽管这一举措对一线的小学音乐器乐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还是有大量的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歌唱,以培养学生会唱部分歌曲为目标,忽视器乐教学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先进,缺乏与时俱进意识。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认为“民族传统有机的继承,唯有从我们的民间音乐中才能找到”[4]。由此可见,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民族继承的意义与源远流长的价值。因此,对于器乐教学与音乐文化,我们不仅要树立“我国为主,西方为辅”的主基调,还要在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大背景下,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烂多彩。

  (二)学校器乐配备单一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虽然我国器乐教学从理念到课程实施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器乐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学校对于器乐教学不够重视,器乐的种类与数量配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实际学习需求;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不足以达到器乐教学的效果。不仅如此,学生对于器乐教学的认识也表现出偏差,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缺乏对器乐的学习兴趣;受到家长传统观念的影响,音乐课长期处于“副科”的位置,再加上学生家长认为文化课的学习十分重要,器乐学习没有必要,甚至不会给学生提供购买乐器的支持,学生缺乏对器乐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器乐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