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的融合研究

作者:宝鸡文理学院 王雅洁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3-03

  三、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的融合性分析

   (一)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结合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由一开始的唱歌与奏乐为主,即使各方面都强调器乐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极引导开展器乐教学,但是小学音乐课程仍旧是以歌唱内容为主,很少涉及器乐的内容,甚至被完全忽视。音乐教师以学生会唱、背唱、能唱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培养方向的三维目标的培养。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突出器乐学习的同时,教学中不断将儒家教育思想贯穿其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器乐教学中,缺失了孔子“乐教”这一别具一格的特殊维度。

  (二)与教育热点研究的渗透

  当下音乐教育的教学应深入认识儒家教育思想,对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首先是对孔子“乐教”传统教育思想在现当代借鉴使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究。其次是作为传统教育思想,孔子的“乐教”思想能否为小学器乐教学的实际发展状况提供独特的理论依据与相关的学术支撑。将孔子“乐教”思想与小学器乐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颖、特殊的视角。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相关的研究文献繁多,立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大部分是对于孔子思想相关的理论研究,缺乏实质性的实践研究。因此,通过理解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小学器乐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实践活动便十分重要。

  四、小学器乐教学中融入孔子“乐教”思想的策略

  (一)加强道德的教化作用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并且他将音乐对道德的教化作用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因为人的道德教化能够在音乐的帮助下辅助完成,并且可以通过艺术教学活动,将道德情感逐步带入到“成于乐”的高深境界,然后将道德教育不断转化为美德教育,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最终使人达到德育的目的。孔子“乐教”思想对当下的小学器乐教学实践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乐记》中也说道,“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不难看出音乐教育对学生道德的形成有着关键的影响。解读儒家经典文化,对学生学习器乐、完善良好的人格、培养高雅的艺术气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高效的器乐教学

  小学教育中的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与阶段,是小学音乐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要通过音乐教育,让他们逐渐形成对器乐的兴趣与演奏能力,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弘扬民族音乐的责任。一种良好的音乐教育渗透,首先可以给学生带来极高的音乐素养和优雅的艺术修养;其次,可以培养学生对待音乐学习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分工协作、严谨求学的认真态度;最后,在学习器乐的道路上,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身的兴趣与爱好,不仅可以感受、享受到音乐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器乐合奏的练习,相互之间不仅可以督促学习,还能够完整地演奏乐曲,不断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

  从长远来看,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要不断受到重视与推进,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未能解决的问题与畸形的教学现状,广大的音乐教育研究者也正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学习,总结小学器乐教学的实践问题并对其进行反馈,思考小学器乐教学长远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器乐演奏能力与良好的练习习惯,有助于民族经典教育思想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严明.杖藜扶我过桥东——例谈课外学习资源的引用策略[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1):141-143.

  [2]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蒋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J].大舞台,2011(12):244+76.

  [4]李方元,吴祖英.论柯达伊音乐课程思想与实践[J].中国音乐,2002(03):26-3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