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美育教育为基点,阐述了校园舞蹈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附上小学六年级一学期的课例,对校园舞蹈的课程构想做了具体课例呈现。
关键词:舞蹈美育教育;校园舞蹈;课程构想;
一、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蔡元培先生在1912年便提出了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为“四育”,并列入教育方针。在2017年召开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其中,美育教育不可或缺。美育也称美感教育,它是以培养个体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对个体美感的形成、人格的完善、情感的教育以及创造力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美育教育仍然是当今教育的短板,这不得不令教育工作者们深思。
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的其中一种形式,在美育教育中,舞蹈美育教育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舞蹈美育教育是指以舞蹈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个体的一生中,生理与心理协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身心关系密不可分,而舞蹈是用身与心的关系来表现人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者舞蹈实践中的情感体验,影响着其对事物的认知与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的选择。舞蹈美育教育不仅具有德智体美的教育更能,更有创造教育的功能,能更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创造力充分流动于身心对动作的感知中。
二、校园舞蹈现状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文化中,诗、歌、舞是“乐”文化的重要构成,舞蹈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世纪初,中国音乐家黎锦晖先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创办了“学堂歌舞”,为当时舞蹈在校园里的普及推广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而由我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到了“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课程”。但是如今在义务教育学校的艺术课程中,却鲜少有舞蹈教育的参与。由于部分人对舞蹈教育还单一且片面地停留在“培养专业舞蹈人才与作品的成功”的认知上,对舞蹈教育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并没有意识到舞蹈美育教育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三、课程基本理念构想
在此,将校园舞蹈在小学义务教育学段分为3个阶段:1~2年级为第一阶段,3~4年级为第二阶段,5~6年级为第三阶段。
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方面。
(一)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校园舞蹈教育是以培育学生认识舞蹈之美、体验舞蹈之美、表现舞蹈之美、创造舞蹈之美的舞蹈美育教育。在教学中,要注重舞蹈的人文教育,基本舞蹈能力素养的学习,应与舞蹈艺术的审美体验及不同的舞蹈文化认知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各式各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二)理解舞蹈文化的多样性,弘扬民族舞蹈精神
通过对中华民族不同舞种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舞蹈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并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舞蹈文化,理解与包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
(三)突出舞蹈艺术特征,关注学科综合
舞蹈艺术涉及多种多样的知识领域,在舞蹈艺术里可以找到诸如音乐、戏剧、美术、文学的身影。因此在校园舞蹈教学中,突出舞蹈艺术的特征(直观性、动态性、抒情性、表演性等),将舞蹈课程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联系,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