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课堂活动邀请采茶戏老艺术家教授采茶戏。
为了扎实有效的推进第二课堂活动,高安四小精心组织出台《高安四小第二课堂活动方案》,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设置合唱团、舞蹈队、器乐队、高安戏苑等18个校级活动小组,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全覆盖。每位学生人均至少参加一个活动小组,每周四下午两节课为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其中高安戏苑活动小组的指导老师为外聘老师,高安四小常年聘用高安采茶戏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传浦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学期和刘老师签订《聘用高安采茶戏老师合同书》,确定劳动关系。教学地点在高安四小文博教学楼六楼,授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2点30分起,授课两节课时,教授的内容为折子戏《钥匙虽小千斤重》《状元与乞丐》、高安采茶戏基本常识、“四功、五法”基本功训练等,劳动报酬按工时计酬,发放课时费。根据教学计划和任务安排,学校组织人员在学期末对刘老师的教学进行考核,主要检测学生的高安采茶戏基本常识、“四功、五法”基本功训练等。
3.编排戏曲节目参加各类竞赛表演。
高安四小精心组织编排戏曲节目参加省市各类竞赛,硕果累累。2010年编排戏曲节目《谁说女子不如男》代表高安戏曲进课堂赴宜春市参加演出荣获一等奖,后代表宜春市参加江西省演出荣获一等奖。2011年戏曲联唱节目《含苞待放小新苗》被江西省电视台指定参加江西省“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2014年戏曲小品《招生》参加江西省戏曲艺术节获二等奖。2019年音乐快板节目《垃圾猛于虎 分类也英雄》参加江西省第七届中小学幼儿艺术展演活动,获戏剧类(小学甲组)三等奖。2019年精心编排的采茶戏节目,参加高安市“唱响中国梦”六一会演,得到了市教育局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4.开展与采茶戏相关的活动。
2020年12月,高安市第四小学开展了以“感受非遗魅力,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由老师带队,四年学生参与,一起来到了高安市非遗文化教育基地。在基地,金燕老师向在场的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高安采茶戏的历史渊源、角色行当、经典剧目等等,还现场教唱采茶戏经典剧目《四九看妹》中的唱段。由于高安四小在采茶戏传承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江西教育电视台《基教博览》栏目组从省城南昌专程来到高安四小,对该校在校内开设高安采茶戏社团进行了专题采访,该期节目录制完成后于2018年7月27日21点40分在江西教育电视台全网播出。
(三)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高安采茶戏作为一个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艺术,在赣中地区广受群众的热爱。笔者对高安四小的实地走访,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安采茶戏进课堂的教学现状存在不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诸多方面有待提升,笔者试着对采茶戏进课堂的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1.学生层面。
受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冲击,青少年大脑充斥着各种洗脑神曲、广场舞神曲,对传统文化热爱度不高,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学生对高安采茶戏的了解、关注度和学习兴趣不高。相对来看,采茶戏剧目推陈出新速度较为缓慢,创新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曲调的节奏较为绵长悠扬,需要一定的审美标准和人生阅历方能真正听懂采茶戏的内涵,久而久之,青年学生群体会产生厌学的恶性循环,使得高安采茶戏进课堂的推进过程存在一定的阻力。
高年级段的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升学压力,平时课务繁重,大多都重视文化课的成绩,大量的课堂及课后作业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对采茶戏的学习方面存在疲于应对,不能全身心的投入高安采茶戏的学习中去。另外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对采茶戏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学生对采茶戏的接受能力弱,长此以往积极性要差一些,最终导致采茶戏教学老师在上大课的过程中为了统一进度,不得不放慢教学进度。
2.学校教师层面。
第二课堂活动定期开展,实际教学情况不乐观,长期以来,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懈怠性,仅仅是完成任务,缺乏积极性。学校出台了一些文件,重在落实,需加大学校的监管力度,完善第二课堂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调动各个兴趣小组指导老师的积极创新性。高安四小教学基础设备不健全,教师授课时用的扇子、手绢等道具很难做到人手一份,采茶戏的伴奏乐器高胡、二胡、锣鼓等伴奏乐器还需进一步完善,乐谱方面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接,确保提前准备到位,课后回收保存,各个角色行当的代表性服装也需采购用于现场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高安采茶戏的魅力。
外聘老师刘传浦虽为老一辈艺术家,斩获诸多荣誉,但是年纪较大,与小学生的沟通存在一定的代沟,且多年来一直连续聘用。外聘老师本身有自己的一份工作事业,较为繁忙,担任外聘老师分散了自己的部分精力,毕竟不是本校老师,缺乏对学生关注度,对教学的打磨、提升等方面缺乏沟通,每次过来上课都得专程赶过来,上完两节课后离开,缺乏对学生长期学习的有效监管。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单一性,依然使用传统的“口传心授”,简单的“戏曲音乐听赏、学唱”,几乎不会使用PPT、网络等新媒体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不突出,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效果一般,每学期学员存在一定比例的流失。
采茶戏教学一周两课时,一次上课时长为90分钟,一学期教学周一般为18周,除去学期初、学期末考试复习、节假日调课、学校举办实践活动等因素不能正常上课,一学期的有效学习时长不到24小时。一学期的采茶戏教学,能学到的经典剧目有限,短时间内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高安采茶戏在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改进策略
高安四小已经走在了戏曲进课堂的前列,但是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做成一个品牌,还需大家共同的努力,笔者试对高安采茶戏在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改进策略进行探讨。
(一)加强学生思想引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
班主任可以平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推广,提升学生对高安采茶戏的认知,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高安采茶戏产生敬畏感,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可邀请高安采茶戏的两大国营剧团——宜春市采茶歌舞剧院和高安市采茶剧团到校演出,同时邀请全体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观看,邀请第二课堂高安戏苑兴趣小组的同学上台合作演出,让师生、家长零距离接触高安采茶戏,从而直观的感受高安采茶戏的魅力。
学校可定期开展高安采茶戏的唱腔演唱比赛和基本知识问答竞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激发师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周末等课余时间组织专业老师精心排练采茶戏节目,不断参加省市竞赛实践,通过荣誉激励师生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