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王佳雯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9-20

  生:农村、郊外……

  师:对了,这是乡村特有的美景,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开始今天的快乐之旅吧!(播放乡村美景视频,用《八只小鹅》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我们正走在乡村的小湖边欣赏着湖边的美景,忽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歌声,听听是谁在唱歌。(播放鹅的叫声)

  生:鸭子、鹅。

  师:(出示鹅的图片)原来是一群小鹅向我们游了过来。鹅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学生开始自由模仿)

  师:小鹅正欢快地唱着歌呢,鹅妈妈也游了过来,她也想加入小鹅的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呢?让我们合作来表现鹅妈妈和鹅宝宝一起唱歌的欢快场面吧,我来扮演鹅妈妈,你们就是我的小鹅宝宝。当老师的手有节奏地做动作(模仿小鹅的嘴巴)时,你们就“呷呷、呷呷”地唱起歌来。

  (教师读歌词,学生看手势配合,熟悉歌词,初步尝试合唱)

  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在乡村游玩的美丽情境,以《八只小鹅》的歌曲伴奏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欢快、有趣的氛围,再引出小鹅的叫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鹅妈妈与鹅宝宝一起唱歌的热闹场面,用鹅嘴巴的手势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模仿小鹅的叫声,并将叫声融入儿歌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熟悉歌词,初步体验合作的快乐,为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做良好的铺垫。

  (二)模仿发声,建立自然童声

  小学生有着自然、纯净的童声。但一些学生在演唱时容易兴奋,掌握不好音量及发声方法,经常会出现大声唱、喊唱等现象。同伴听见后就开始相互比音量,越唱越大声。这样的演唱不仅感受不到美的声音,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嗓音受到损坏。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保持干净、柔和、清晰的演唱声音,而不是一味追求音量和力度,歌唱的发声应以美为前提。教师要用一些适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引导让学生从聆听、观察、模仿、尝试中掌握好基本的发声方法,初步建立自然舒适的合唱声音。

  师:鹅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学生先自由模仿,然后教师指导学生用轻巧、有节奏的声音唱)

  师:让我们加入音符唱一唱。你们能用歌声表现一群小鹅从远处游过来吗?音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越来越强(渐强)。

  师:表现小鹅走远了呢?

  生:渐弱。

  (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唱一唱)

  教师通过鹅的叫声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学生能够在聆听、模仿教师的演唱中建立正确的发声,并引导学生唱出小鹅叫声渐强、渐弱的变化,表现小鹅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的场景。

  (三)听唱感知,训练和声听觉

  要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首先要有会欣赏、听辨美的耳朵。在学习合唱歌曲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听到多个声部的存在,培养学生对多声部听觉上和谐共存的感知,引导学生在演唱的同时注意聆听,发现不同的声部。通过用心聆听来感受多声部音乐的和谐之美,也让学生能在演唱中逐步建立相互聆听、相互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和合唱教学效果。

  师:你们的歌声真好听!老师也想加入你们,你们还是唱刚才的这一段,听听老师在你们的歌声中加入了什么。仔细地听一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加入的。

  (师生合作歌曲后半部分)

  生:老师加入了鹅的叫声,是在唱每一句“八只小鹅”的时候加入的。

  教师出示歌谱

  师:我们配合得真默契呀!你们知道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吗?

  生:合唱

  师:对了,我们的两个声音是同时发出的,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作合唱。让我们尝试着和自己的小伙伴合作演唱吧!

  (学生分成两组合作演唱)

  教师提出要求后,学生能在演唱的同时关注教师的演唱。师生间的合作让学生初步感受了二声部的和声效果,再通过生生合作让学生在演唱中逐渐建立相互合作和相互聆听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同时巩固学生对合唱概念的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