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设生动音乐情景,渗透歌曲背景知识
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新课导入环节,基于课程主题内容、教学目标,提前准备相应的图文资料,借助多媒体创设生动的音乐情景,提出简答、针对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歌曲背景知识,以此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的情感[2]。
例如,苏少版四上《丰收歌》,主要体现的是劳动人民庆祝丰收的喜悦情感,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聆听、演唱与表现,更好感受三拍子表现出的起伏感、内在韵律美感。教师借助生动的丰收景观资源,一边在屏幕上展现夏季麦浪滚滚、稻田飘香,以及秋季玉米丰收、采摘苹果的丰收景象,一边播放这首歌曲,吸引小学生主动观看。教师提问: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劳动人民的脸上的表情、手中的动作是怎样的?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先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与试着解答,之后再引出:看到这么多劳动成果,他们非常高兴,手中忙碌着,劳动人民是非常不易的,我们要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啊。以此渗透德育教育,提高新课导入效率。
(三)反复听赏歌曲内容,感受作品风格特征
受到歌曲主题、创作者、所处环境、个人心境等因素的影响,每一首歌曲的风格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也有一些歌曲具有共同点。“双减”背景下,“提质”音乐课堂教学,教师还要基于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反复听赏歌曲内容,从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为巩固听赏效果,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旋律,并合着乐曲声,试着跳设计的舞蹈动作,进行边唱边跳[3]。
例如,苏少版五上《祝你快乐》,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本曲,感受那种轻松、明朗、活泼欢乐的气氛,认识这首歌曲的风格特征。教师先播放这首乐曲,提问:听完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什么?当学生答“轻松、愉快”后,借助图文和软件介绍铜管乐,使其明确这种乐器演奏的乐曲,一般用于结婚、庆典、开幕式等,认识小号、圆号、长号、大号。在此之后,教师继续让学生听赏这首乐曲,明确“A B A C A”的回旋曲式,更好感受轻松、欢快、喜悦的风格特征。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参与边跳边唱的活动等。
(四)指导学生深情歌唱,表达歌曲思想感情
基于艺术课程标准,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素养。歌唱是音乐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深情歌唱相关歌曲,以此表达出歌曲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更好提高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性[4]。
例如,苏少版五上《我爱我的家乡》,本曲教学目标包括:学唱本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热爱家乡的教育,在歌唱表达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导入环节,教师先提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有哪些名胜名人?有哪些好吃的?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画与宣传视频,总结家乡的风景、文化与特产等。之后,教师先带领学生初步听赏与学唱本曲,提问:歌词中说的“最高的山峰”“宽阔的海洋”“古老的宫殿”“最长的城墙”都是指什么?引导学生探究歌曲,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聆听范唱,以歌词内容为依托感受歌曲情绪,有节奏朗读歌词,分乐句教唱。教师根据学生歌唱的情况,指导学生以自然声音和优美活泼的情绪演唱,表达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五)开展创意实践活动,提高实践创造能力
根据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创意实践的内涵,教师还要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作灵感,指导学生创作方法,带领学生参与实验或探究,以独特的想法转化为音乐成果,提高学生实践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主题内容,布置创意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分组参与,合作探究中更好地参与律动、表演、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例如,苏少版五下综合表演《好一个土娃子》,在完成之前歌曲欣赏与歌唱的教学后,教师先带领学生回顾这首儿童歌曲,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声音与正确的演唱形式进行歌唱,将那种调皮与天真的情绪生动表现出来。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节奏,有表情地念歌词,配上合适的打击乐进行伴奏。有了这些基础后,教师再让学生认识土娃子的生活,设计针对性的动作,在歌曲中四分休止符处设计动作或衬词,指导学生综合表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