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合理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丰富音乐教学形式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条件。为此,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来作为辅助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甚至几乎每节音乐课都离不开多媒体技术。部分教师会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视频素材或者精美的课件,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但过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则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音乐之外的内容所吸引,如频繁变化的动画画面和丰富多样的课件形式,等等,从而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下降,无法专心聆听音乐。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时不用或者是不会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枯燥乏味。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
三、小学音乐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策略
(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要学习的音乐有不少都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尤其是一些具有爱国背景的歌曲,当下部分学生对于这些歌曲的背景了解并不多,所以在学习这些音乐时,容易出现因为知识阅历浅薄,而对音乐的理解浮于表面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重对音乐背后故事的挖掘,以此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德育教育与音乐同行。教师可以通过讲述音乐背后的爱国故事,将爱国这一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基于此,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环节,对音乐的创作者和创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将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转换成与学生认知相符合的内容,最后,在课堂上将这些内容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讲给学生听,以此来促使音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松花江上》的听赏教学中,部分学生在初听这首歌曲时,对部分歌词不太理解,这时教师首先需要挖掘创作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讲述歌曲中所表达的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当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后,再去听这首歌,就能慢慢体会到其中蕴藏起来的民族之魂。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与该歌曲相关的影像,并在之后播放这首歌曲,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唤醒学生的民族之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最后,教师可以在上述基础上开展“我的爱国生活”话题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谈一谈如何爱国。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为祖国做贡献的热情。
(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其是对生活的升华,我们从许多优秀的音乐中就能看出,其既体现着生活,也有对生活更高的期待。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音乐中的生活元素,并将其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如此既能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变得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生活。此外,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融合德育教育,就不能太过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方法,而是要从音乐教材入手,寻找其中能够融入德育教育的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实现德育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始终秉持着灵活多变的教学原则,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为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探索道路。如教师可以通过歌唱、表演、情景剧等形式,开辟出音乐教学的第二课堂,促使学生可以在音乐的熏陶下,得到情感的升华和品德的提升。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七课《游子吟》的演唱教学中,教师可以找出这首歌曲的动画,然后搭配着歌曲播放给学生观看,当学生看到动画中头发花白,眼镜模糊的老妇人,在深夜依旧点着蜡烛为自己的孩子缝制衣服时,也会勾起学生的一些回忆,让学生想起父母的辛苦付出,从而激起学生的感恩意识。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向学生讲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感恩父母的故事,并在讲完这些故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爸爸妈妈都为你做过哪些事情?你又为他们做过哪些事情?今后你会怎么做?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这样一来,通过音乐课上简短的亲情拓展教育,可以不断加深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父母恩情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