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音乐欣赏课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音乐欣赏课想要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打造探索创造教学模式,强化培养效果的同时,强化学生课程参与积极性。“可视化”教学活动的应用促使音乐欣赏课堂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现今教育环境以及众多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并且在音乐欣赏课堂中使用之后可以促使课堂氛围更为和谐,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保证良好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可视化”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音乐欣赏课堂知识的难度,许多抽象化、晦涩难懂的音乐知识可以以便于学生理解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阶段,所以音乐欣赏课程的实施非常重要,而想要最大限度保证音乐欣赏课的课程效果,音乐教师就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意识的养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可視化”教学活动的应用,并且在不断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对“可视化”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完善,促使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显著提升,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给学生更为新颖的教学体验,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1] 闫妍. 小学音乐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策略[J]. 戏剧之家,2021(26):175-176.
[2] 陈晓晓. 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作用[J]. 戏剧之家,2021(09):129-130.
[3] 周晓云,耿劲松. 浅谈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J]. 艺术评鉴,2021(04):103-105.
[4] 徐成彬. “视界融合”:探寻小学音乐感受与欣赏教学方法的新视角[J]. 中国音乐教育,2020(12):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