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进步并不意味着音乐教学中忽略我国的传统诗歌。时代的进步需要学生多元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需要积极跟踪现代音乐与诗歌整合的优秀作品,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整合美术,升华审美意识
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通俗地讲,音乐有韵律之美,美术具有意境之美,两种艺术均强调丰富的感觉和想象。高中音乐教学中,在音乐播放前或播放中中利用多媒体放一些具有相似感觉的画卷或者图片,有助于学生“状态”的提前带入或同步共鸣,进而有助于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中国通俗音乐”时,教师可能常常带领学生鉴赏《乡恋》《给你一点颜色》等作品。以《给你一点颜色》的歌词为例,歌词中的“剩下块石头是华山”“鸟儿背着那太阳飞”“华山和黄河做了伴”等具有显著的画面感。歌曲本身具有一种关中地区特有的豪迈情感和粗犷气势。基于此,在歌曲播放前,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华山四季的宏观景色,体现其凌厉壮美。其次,在音乐播放中再根据歌词和音乐曲调切换成相应的画面,如“为什么天空变成灰色”“为什么大地没有绿色”等等。学生在画面的刺激下,大脑很容易与歌词和曲调共鸣,提升体验感,同时还会渗透一些环保意识。
在音乐教学中,美术可以作为一种“佐料”,将音乐鉴赏这道大餐变得更加美味可口。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搜寻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而实现整合美术的经常性。学生在视觉刺激下,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会显著增强。
综上,音乐鉴赏课是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音乐应朝着多元融合的模式发展,不局限音乐本身,最终实现学生的艺术鉴赏空间的拓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