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对农村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音乐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并且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这是农村初中学生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文章通过合唱教学为突破口,尝试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合唱能力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初中学生;合唱能力;
合唱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合唱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音乐课本来就不被当成主要科目,很多时候都是其他主科课程占用,城市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农村呢,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关注音乐课,学生也没有受到过专业的音乐训练。
一、如何提升合唱能力
(一)了解合唱基础知识,培养兴趣
在农村,想要开设一门合唱课程首先要先让学生了解合唱是什么?因为农村学生对合唱的了解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所以这门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课程的开展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他们对合唱感兴趣才能进行之后的教学。由于农村在音乐教学方面的缺失,首先需要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合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在学习之初,可以选择著名的合唱作品让学生聆听。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学的初期,想要引入合唱团到农村中去,就是要先聆听和观摩,不要着急教学技巧。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能够自己体会到合唱的魅力,体会到合唱给心灵带来的启迪,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合唱的兴趣。
(二)进行发声训练,练习基本功
具备一定的歌唱功底是合唱练习的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合唱之前必须要先进行基础训练。在合唱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先将基础知识传授到位,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以便于接下来其他技巧的学习,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要抓住音乐的内涵,由此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1.训练要从气息和发声开始,在音乐尤其是的合唱中必须要掌握稳定的气息,才能发出饱满的声音,这样在合唱中观众听上去声音才是整齐的、悦耳的,稳定的气息可为合唱提供基础动力。如果气息不稳定,学生们发生的位置和声音都不一样,那么整个合唱团听上去是散漫的,杂乱无章的,并不能带来美的享受。训练气息有很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应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跑步、呼吸训练、闭气甚至是静止不动都可以帮助我们练习呼吸。呼吸学完了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发声训练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轻声”的发声练习,在合唱中并不是比谁的声音更大,合唱最重要的是“唱的齐”而不是“声音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尊重个体差异性,不要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水平不一,有的接受能力较强可能学习得更快,而有些学生音乐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又比较弱可能学起来就慢一些,所以教师要从学生气息水平出 发,进行针对性、差异性的发声训练。发声练习是一个漫长的过长,在学习初期很多同学可能难以准确掌握要领,教师需要从容应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教师可以亲自给学生做示范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不要急功近利,气息和发声的训练是合唱的“地基”,只有学生全部掌握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才能打下更坚固的基础。2.唱歌时的姿势对合唱的音质影响非常大,不好的唱姿不仅会使音乐的品质打折扣还会影响台下观众的观看感受。因此,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的唱姿,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严格约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唱歌的时候坐着或者是边跑边唱,东倒西歪地唱,那么传递出来的声音就非常不稳定,发声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良好的仪态不仅能够让合唱队伍看起来更整齐还能够提高表演质量,让合唱团整体看起来更高雅端庄。3.帮助学生进行吐字发音的练习,咬文吐字是合唱练习中很重要的环节,在唱歌时要让观众能够听清唱的是什么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清晰的吐字发音可以让发声更加自然流畅。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普通话的使用,纠正学生的口音方言等等,把合唱的歌曲中的歌词拿出来,让学生以朗诵的方式进行大声朗读,纠正学生的发声口型,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发声要领。4.唱歌好不好听,跑不跑调都是音准决定的,音准是唱好歌曲的必要条件,没有好的音准是无法进行歌唱演绎的。过去老话说一个人天生“五音不全”就是说这个人天生音准不好,但是其实音准也可通过学习与训练得到提升。在合唱中,需要分声部进行练习,合唱有男高音、男中低音、女高音、女中低音等等很多声部,练习一定要由浅入深,不要急躁冒进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