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是一门集体表演艺术,需要不同声部的默契配合,才能够完成完美的演唱。合唱者要做到声音的协调统一、和谐一致,才能够将歌曲的最佳状态表演出来。所以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发声方法练习以及学生之间的默契度和配合度。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唱过程中呼吸的节奏。在进行合唱时,呼吸节奏的把握十分重要,教师应当让学生练习缓慢呼缓慢吸、快速呼气快速吸气、缓慢呼气快速吸气以及快速呼气缓慢吸气,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来帮助学生认识到如何进行正确的歌唱呼吸。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地控制气息。教师在训练时要让学生立正,保持身体挺拔,两腿直立,放松面部肌肉,使得气息从腹部自然地呼出来,运用收腹变换吸气与呼气的节奏,避免气流被强行吸入。然后再逐渐增加呼气和吸气的强度以及频率,让学生在气息训练时保持腹部的弹性以及灵活度,让学生学会有意识地对气息进行控制,能够自如地掌控气息吸进呼出的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对气息控制的训练需要加强对腰部肌肉的训练,其中横膈膜是腹部对气息控制的关键部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气息,一旦发现学生有错误的动作时,就要立刻进行纠正,保证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力。
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的音准以及节奏进行加强训练。音准是学生进行合唱的基本功,在合唱过程中,必须做到音调准确,如果合唱过程中出现了不符合标准音的音高,就会很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会打破协调统一的合唱氛围,所以在进行合唱练习的过程中,务必要加强音准的训练。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音阶的练习,进而加强对音准的训练。教师可以先通过手势来进行音阶的教学,随后向学生介绍全音和半音,并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增强学生对音阶的掌握。当学生对音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准确地掌握音准时,方可开展合唱训练。例如在对《小白船》进行合唱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后,让两个声部的学生互相听对方的演唱,找到对方音准存在的问题。在演唱的过程中,一声部的学生看教师的指挥先进行演唱,二声部的学生在一声部唱完后开始进行演唱,两个声部交替进行演唱。通过这样的交替演唱,可以准确地找到两个声部之间存在的音准问题。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在不同声部之间的转化以及连贯程度进行强化。在合唱过程中,教师对于合唱声部的指导十分重要,在演唱一首合唱歌曲时,需要几个声部协调统一,如果教师对声部的分布以及合作的指导不够重视,那么合唱的效果只是声部的单纯叠加,没有声部转换的自然性以及连贯性,使得合唱歌曲的韵味丧失。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声部演唱练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演唱的声部节奏和音色强度。教师运用系统的训练方法之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演练,就能够完成难度较高的合唱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乐器来体现不同声部之间的音高差异,从而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音高以及音准。例如在教学《送别》这首歌曲的二声部合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口琴、口风琴等分声部进行歌曲旋律的演奏,两个声部之间相互聆听,找到不同声部的音高以及音准再进行合唱,就能够将整个合唱的音准把握好。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堂对提高小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实现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合唱教学与以往相比较,受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但当前的音乐合唱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存在机械性教学的现象,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在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练习合唱技巧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大付.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新纪实·学校体音美,2019(2):132.
[2]王宏英.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0-31.
[3]林丽霞.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科普童话,2019(1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