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柯达伊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的精髓, 它借助不同手势代表不同唱名, 以手势在身体前面不同位置来区分。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具有积极意义, 这一手势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突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并实现在声部教学上的突破, 能够较好地提高小学生的歌唱能力。在教学实践中, 也可通过柯达伊手势的应用提高学生歌唱的专注度, 通过手势的引导使学生学会如何针对不同发声情况进行呼吸调整, 为小学生歌唱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开创的,这一教学法的核心是将民歌教学作为幼儿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柯达伊本人认为“音乐教育改革应该以民间歌曲和民间的歌唱游戏为幼儿园的主要音乐材料,它们是建立民族意识的基础”。柯达伊教学法的实践当中,主要是通过首调唱名法这一教学手段来培养儿童全面的音乐感知能力。
这一体系涵盖了首调唱名唱法、节奏读法、字母谱、手势及固定音名唱法五方面内容。柯达伊手势是其中的精髓,它借助不同手势代表不同唱名,以手势在身体前面不同位置来区分。这一开创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儿童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的音高成为了直观可视的肢体信号,幼儿可根据教师的手势来调节自己的音高,从而完成对作品的精准演绎[1]。
一、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 运用形象记忆, 突出音乐趣味
音乐虽然与生命的律动有着天然的契合,但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教育中仍有一部分学生在教学当中出现了一定的畏怯或抵触的情绪,究其原因是由于步入小学阶段之后,对于音乐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和专业性要求不断增长,很多小学生对音乐的乐理方面的理解能力不够,进而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音高方面。对于音高这样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可充分地利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来进行突破,可根据曲目的音高来创编音乐游戏[2]。实践证明,音高游戏能够较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能够领略到音乐教学的趣味。
(二) 利用不同手势, 化无形为有形
小学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以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为目标,通过审美、情感的教育来实现其全面的发展。这一教育不应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而应是面对全体小学生的一种普及而平等的教育。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注重对于理性的发展需求,过于追求对小学生认知能力的训练,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受到了压抑,先天的短板得以暴露或先天的自我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导致在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失落和盲从,这不仅使得声乐教育的价值打了折扣,同时也对其未来的艺术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柯达伊手势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某个同学的音准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手势的提示使其完成调解,这既不影响到教学流程的继续,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3]。
(三) 借助手势教学, 实现二声部训练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音准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并掌握正确的音高概念,将会使小学生受益终身。在小学教育的实践中,二声部的训练一直是困扰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难题。在小学高年级的二声部训练中,常常会出现学生的音高不准或跟随其他声部跑音的情况,而引入柯达伊手势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音高不准或跑音的问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两手代表不同的声部,并用手势来调节音高,矫正音准,依据一个音、一小节、一个乐句的次序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学会互相倾听,相互配合,在手势的指引下使学生逐步达成对本声部的全面而正确的把握,从而实现声部教学目标的达成[4]。
二、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 以手势教学提升歌唱的专注度
小学生受到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学习歌唱时的专注度不够,进入学习的状态较为迟缓,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走神,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若处理不好,则会导致教师完成了“精彩地教”而学生未实现“充分地学”,导致音乐教学效果不佳。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柯达伊手势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手势本身也是一种动作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手势的动态变化来实现对自己发声的调整,学生在多维度刺激下达到一个较为兴奋的状态,并将这种状态迁移到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