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苏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省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江苏民间舞蹈沿袭了我国古代吴地传统文化元素,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成为富有江苏特色、能够反映江苏风土人情的传统文化符号。但近年来社会发展和变革给江苏民间舞蹈传承带来了困境。利用江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对相关课程加以开发,不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江苏民间舞蹈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江苏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扬。因此,结合江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传承困境加以分析,对江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加以论述。
关键词:江苏 民间舞蹈 文化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
一、江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
1. 江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
目前,江苏省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大约有400 余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花鼓”“龙舞”已经在国内久负盛名,曾经多次到北京参加各种大型盛会,我国50 周年国庆庆典上和奥运会开幕式上都留下了江苏民间舞蹈的影子。江苏民间舞蹈不仅在形式上具有独特风格,受到百姓喜爱,其舞蹈自身也存在较高的运动价值。江苏民间舞蹈元素中包含了“摇肩”“展臂”等动作,不但具有较强的韵律感,而且能让舞者身体各部位实现协调运动,发挥强身健体的功效。
2. 江苏民间舞蹈传承困境
(1)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困境。改革开放40 年时间里,我国加大了经济建设前进步伐,江苏省在全省人民的努力下,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民间舞蹈逐渐被弱化。江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在一些大型庙会、婚嫁庆典和民间祭祀等活动中,往往要借助于民间舞蹈来活跃氛围。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传统观念发生了转变,这些大型民间活动在不断减少,民间舞蹈也随之与人们日常生活渐行渐远。
(2)口传心授方式带来的困境。江苏民间舞蹈虽然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基本传承采用的是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些舞蹈种类具有家族相传或地域传承的特点。随着传承人年龄不断老化,许多江苏民间舞蹈种类已经走向了断代边缘。利用江苏民间舞蹈资源建立相关课程体系,将成为传承江苏民间舞蹈的重要方式。
(3)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困境。近年来,江苏省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人们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江苏民间舞蹈大多源于农业劳作和农民生产生活,在现代化生活方式快速发展的今天,江苏民间舞蹈失去了原有的发展环境。城乡百姓的乡音乡情也逐渐淡漠。此外,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新鲜元素,人们的业余活动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江苏民间舞蹈逐渐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空间,这也为江苏民间舞蹈传承和发扬带来了巨大困境。
二、江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
1.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1)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扩展艺术视野。江苏民间舞蹈具有较突出的地域特殊,以苏南民间舞蹈为例,苏南地区在历史发展中一直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盛誉,历朝历代都将苏南作为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地区,战乱较少,百姓生活富足,进而在民间舞蹈风格上大多体现出惬意的民间生活场景,具有温婉尔雅的表现特点。苏南民间舞蹈侧重于对身体躯干的运用,舞蹈动作大多用胯骨和肋骨带动全身运动,上身运动的幅度远远大于腿部和脚步动作,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鱼篮花鼓》和《男欢女喜》。苏北地区在历史上并非属于江苏,直到清朝才划定到江苏地界,这里受到中原地区文化影响较大,在古代战争中,中原大量人口迁移至此,形成了苏北特殊的文化,民间舞蹈风格也融入了外部舞风,风格更加豪放热情。苏北地区民间舞蹈主要以下肢运动为主,表现出舞蹈者的活力和热情奔放,其中《鲤鱼戏花篮》为苏北地区民间舞蹈代表性作品。不仅如此,苏北民间舞蹈受历史上人文环境影响,民间生活较多动荡,习武之人逐渐增多,民间舞蹈也融入了一些武术动作。
(2)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培养乡音乡情。江苏不同地区历史环境造就了不同地区文化特色,培养了不同人群的性格特点,而江苏民间舞蹈风格也是不同地区人群性格的体现。要实现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扬,不但要让学生深入学习江苏民间舞蹈的相关理论和舞蹈知识,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实践,体验不同地区民间舞蹈的基本特色,了解地区文化的发展历程。将江苏民间舞蹈应用于课程开发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家乡,增加对江苏的了解和热爱,培养学生乡音乡情,让学生无论将来走向全国各地,都能够拥有对江苏家乡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