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江苏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蕴含着吴楚文化元素,经过漫长的演变,逐渐融入了江苏地区的朴素的民风,是江苏地区传统文化的代表。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带有传统文化印记的民间艺术逐渐走向衰落。校本课程开发将有助于为传统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江苏民间舞蹈以往的传承方式以口传心授为主,纳入到教学课程中,将以文字形式加以记载,在江苏地区院校进行广泛传播,不但能够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还有助于在原有江苏民间舞蹈基础上实现创新,让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2. 校本课程的目标构建。
(1)知识和技能同步。江苏民间舞蹈具有较强的地域特点,不同地区舞蹈风格具有表现形式不同,表现风格也具有各自特殊,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也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江苏民间舞蹈教学课程受到不同地域差异影响,具有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江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认知,需要首先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不同地区的江苏民间舞蹈共性与个性,才能通过技能的提高逐渐培养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江苏民间舞蹈传承和发展。
(2)过程和方法并重。江苏民间舞蹈课程目标构建中,对过程和方法进行规划。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江苏民间舞蹈区域特色和舞蹈发展规律,掌握不同地区舞蹈基本风格。其次,要让师生了解教学基本方法,将探究式教学、活动教学、合作教学和协同教学等方法应用到舞蹈教学中。此外,要在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江苏民间舞蹈不同地区风格规律进行创作,培养学生民间舞蹈创新能力。最后,通过对合作教学和协同教学的综合运用,为学生创造更多表演和舞蹈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舞蹈综合能力。
(3)情感和价值融合。在江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中,通过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舞蹈实践,将促进学生对江苏民间舞蹈课程具有系统认知,初步掌握江苏民间舞蹈地域性差异和风格,对舞蹈文化背景和思想精神内涵具有深层次感悟,进而培养学生乡土情怀,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教育精神层面的进一步提高。
3. 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1)校本课程内容选择。首先,江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中,要让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江苏民间舞蹈具有较突出的个性,需要从诸多舞蹈种类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品,让学生获得较为清晰的认识,也符合初学者的学习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不同舞蹈风格产生认知,树立学生舞蹈学习信心,进而培养学生对江苏民间舞蹈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结合不同学生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民间舞蹈题材。江苏民间舞蹈具有400 多个种类,大多来源于生活实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风格,要选取适合不同年龄段的题材,这样才能贴合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另外,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体现出内容的多元化。不同地区舞蹈具有各自特色,要结合江苏民间舞蹈整体情况,客观看待每个地区的舞蹈风格,避免形成单一化的教学内容。
(2)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包括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从江苏民间舞蹈课程来看,舞蹈知识、基本技能和民间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和精神文化都归结为素材资源。仅依赖素材资源进行江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远远不够,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性资源作支撑。素材资源可以直接应用到课程中,而条件性资源需要经过转化才能作用于课程。
(3)校本课程内容架构。江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内容架构包括舞蹈理论和舞蹈实践。舞蹈理论包括:江苏民间舞蹈概述、江苏民间舞蹈起源、江苏民间舞蹈发展和演变、江苏民族舞蹈分类、江苏民俗舞蹈风格特点以及江苏民族舞蹈文化内涵等。舞蹈实践包括:舞蹈动作解析、江苏民间舞蹈赏析、江苏民间舞蹈练习等。
4. 校本课程的课程管理
(1)加强政策的支持。首先,江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政策上的支持。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获取经费方面的保障,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提供条件性资源,这样才能确保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实施。其次,江苏民间舞蹈校本课程开发中,需要对舞蹈相关素材资源进行整理,需要开展相应活动和民间调研,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和后勤保障,明确安全、保险以及责任等诸多问题,同时成立专项小组,担当课程开发主要人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