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欣赏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能训练学生的音乐感受、表现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力。大型交响乐的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主要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以笔者自身实习的实践经历为基础,从实习生视角出发,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自身课堂实战经验相结合,增强其实践性,并总结出能改善初中大型交响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其他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大型交响乐作品欣赏课有效性教学的基本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角度。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大型交响乐;
一、有效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笔者在进行文献研究时发现,有效性教学是建立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而提出的。其核心在于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和学习需求制订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因笔者是从实习生的视角出发,视阈有限,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研究的主要内容还是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初步探索,而有效教学的相关概念论述是本文研究的一个理论依据。
1. 有效教学的概念
关于有效教学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系统化定义,笔者的研究是在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上,从实习生教学的角度对提高课堂有效性进行初步探索。笔者认为,可以将有效教学在课堂中的理念分解为教师有效地教与学生有效地学两个部分。从“教师有效地教”来看,有效教学就是强调教师在课堂中授课的高效性,是否设定与学情相符的教学目标,并采用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自主吸收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理想的课堂预期。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成效还取决于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对知识能力的获取程度。从“学生有效地学”这一观点来看,在保持课堂秩序与纪律的同时,学生能主动配合老师,回答问题,积极思考并进行小组探究活动,在课程结束后得到知识能力的有效提升。
2.《伏尔塔瓦河》有效性教学界定与评价思考
笔者结合以上的概念论述,从实习生的视角出发,将《伏尔塔瓦河》欣赏课有效性教学界定为:教师在遵守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授课对象的学习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体验自我学习的快乐,激发其创造力和表现力,使其在提高知识能力即习得管弦乐团、大型交响乐等相关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作品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自身审美感知与情感体验。
《伏尔塔瓦河》的教学成效,笔者认为可以把以下几点作为评定的标准:(1)明确的欣赏课程教学目标;(2)科学适当的教学内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3)多种欣赏方式相结合,学生学习兴趣高;(4)教师积极示唱示奏;(5)课堂氛围好,师生关系相处融洽;(6)学生掌握主题旋律的演唱;(7)学生积极表述对音乐的审美感知,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二、《伏尔塔瓦河》初次教学的教育叙事
1.《伏尔塔瓦河》教学实践的背景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期间,除了相关理论知识,如《音乐学科教学论》《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课程的学习之外,笔者还参与了学校音乐教育实践技能课程的训练,包括《中小学歌曲弹唱》《中小学乐队编排》等,再加上参与了教育见习,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大四的上学期,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笔者来到了常德市第七中学,开始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
2.《伏尔塔瓦河》的备课
首先是学情分析,笔者在听课学习后初步总结了具有普适性的学情分析,发现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音乐的感知认知能力不是很成熟,音乐乐理基础知识缺乏。对交响乐的了解较少,且兴趣不高,受当代文化潮流影响较大,喜欢更为时髦现代的流行歌曲。除此之外,笔者还了解到,教授班级为普通文化班,整体的班风与学习氛围较好,大部分孩子都喜欢上音乐课,对音乐感兴趣,且有五位同学有一定的音乐学习基础,学过一些乐器,能认识简谱或五线谱,但其他学生乐理知识较为缺乏,基础薄弱,在之前的音乐课中有进行简谱的学习,但掌握不牢固。能对节奏速度、音乐情感等进行简单表达与阐述,擅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但不够深刻具体。针对大型交响乐欣赏这一课题,我发现学生对交响乐十分地不熟悉,相关理论知识也几乎闻所未闻,国内的一些大型交响乐作品可能听过些许,但国外的作品很少有接触。
其次是教材分析,该校初中一年级音乐课程所使用的教科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音乐》,笔者最终选择了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中第三课时的内容———《伏尔塔瓦河》。全曲时长接近12分钟,加上引子共有八个主题乐段,内容丰富,配器阵容庞大,音乐要素繁多。笔者在备课时先是弥补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查阅并了解了作者生平、作品创作背景、交响诗等相关知识,接着再反复聆听音频和观看现场演奏视频,整理演奏乐器和进行乐段的划分,对该作品的欣赏有了一个基本层面的认识。
3.《伏尔塔瓦河》教学实践收获与反思
本节课着重从音乐要素的各个方面完整地欣赏了《伏尔塔瓦河》全曲,并将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了作品的听赏过程,但因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出现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等种种问题。总而言之,整堂课并未达到预定的有效性教学标准。
在听取带队老师与同学们的课后评价以及进行自我反思后,笔者总结出这节课只达到了部分有效性的原因:第一,教学内容过多,费时,教学资源浪费。交响乐作品时间较长、内容丰富、音乐要素多,笔者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选择了全曲欣赏,最后导致课堂超时,且内容过多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法消化吸收知识。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在进行《伏尔塔瓦河》欣赏课教学时,笔者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在聆听乐曲时,也选择用多媒体音频替代人声,缺乏用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第三,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讲解的过程中重分析轻欣赏,用大量的文字来对乐曲进行讲解与说明,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无法提高其对大型交响乐作品欣赏的兴趣,在课堂上容易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抱着如何改善上述出现的问题,提高本节课教学有效性的想法,笔者在知网上查阅了与音乐有效性教学、交响乐欣赏课教学等有关的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最终总结了初中大型交响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