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中大型交响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 选择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大型交响乐作品往往内容丰富、音乐要素多且时间长,教科书上的教学要求通常是全曲欣赏,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有一节课的教学时间,因为内容过多,很容易导致课堂超时而无法完成教学的情况。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在面对大型交响乐作品时,教学内容的选择更要有所取舍,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对该作品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做充分的了解,初步确定作品欣赏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中必须包括主题旋律,因主题旋律是全曲的核心。然后再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其他乐段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具有一定分析音乐审美价值、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整体形象与内涵的片段进行教学。
例如在《伏尔塔瓦河》中,笔者重新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引子、“伏尔塔瓦河”主题、“林中狩猎”“月亮与水仙女舞蹈”以及“滔滔流水”这五个乐段。首先,引子是全曲的开头,由两种不同乐器依次奏出旋律,代表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不同的音色特点。紧接着,“伏尔塔瓦河”主题是全曲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主题旋律,也是最能表达作品思想与作者情感的段落,是教学重点。“滔滔流水”与“伏尔塔瓦河”主题在旋律上相似,一个是大调一个是小调,对比聆听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小调的旋律色彩差别。“林中狩猎”与“月亮与水仙女舞蹈”两个主题恰好是相反的音乐特点,一个威武有力,一个抒情宁静,音乐画面感很强,主奏乐器也与其他主题有所不同。这五个乐段各具特色,音乐要素各不相同且形成一定的对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与此同时,相比于原教学量减少了三个乐段的欣赏,时间的安排也更为合理了。
2. 丰富教学方法,学习主题旋律
主题旋律是每个作品最为经典的部分,它旋律动听,节奏清晰,十分典型,易于学生掌握。主题旋律的学习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教师的范奏范唱。相对于音频或者视频而言,教师示范更为直观,音乐形象显得更为生动具体,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之后,可以让学生自行练习,进行齐唱或采取分组演唱的形式,这样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都有所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有所增强。教师在进行范唱后带学生不断聆听、反复演唱,学生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就对主题旋律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对比欣赏的方式,将相似或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乐段进行对比聆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感受其中的不同之处,包括节奏、旋律特点、主奏乐器、音乐形象等,获得不同的音乐感受。配合教师的分析讲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和审美能力。但这一方法对主题旋律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取决于乐曲是否具有与主题旋律相似或形成鲜明对比的乐段,需要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后自行判断。
例如在《伏尔塔瓦河》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将原先用音频来进行初步感知的教学设计改为教师的范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配以钢琴伴奏,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音乐体验。在进行主题旋律教学时,要一句句地教学生唱,先演唱简谱,再自由练习,然后让其分小组或分男女声来演唱,不断重复,最后集体跟音频来哼唱,使主题旋律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强烈的印象。在后续“滔滔流水”乐段的教学中,再将两段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聆听,这样不仅能让学生重温主题旋律,还能让其充分感受到大小调一个宽广、雄伟,一个暗淡、柔和的色彩差别。
3. 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主体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所强调的重要内容,教师是课堂的讲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此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进行欣赏课教学时,坚持以听赏为主的教学方式,并辅以简约明了,具有一定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积极思考。避免过多的语言讲解和对作品的大段文字分析,采用现代化技术、多媒体等方式给学生营造出立体、多样的音乐欣赏情境,积极调动学生身体的各个感官系统,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让学生更为全面地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进行音像情境创设,即在给学生聆听相应主题的音乐时,结合图片或画作来让学生自行产生联想,给学生营造一个音画相连的多体艺术情境。在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其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体验自我学习的快乐。
在《伏尔塔瓦河》的教学中,笔者将删减掉原教学设计中过多的语言讲解部分,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直观的听赏。除此之外,采用音画相连的方式,将所选乐段的教学联系相应的图片或画作,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音乐形象进行自主刻画并进行小组探究。例如“引子”部分,有两个音乐形象,分别代表一寒一暖的两条支流,这里就可以用支流相汇的河流图片来做代表。“滔滔流水”乐段则可以用瀑布或悬崖峭壁等图片来引发思考。在欣赏前,教师先进行启发性的提问:这一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结合图片,听完音乐后在你脑海里产生了怎么样的画面?听完后,你觉得这一乐段的标题会是什么?同学们结合图片,带着问题聆听,积极思考和展开联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在积极发言和简单总结后,教师播放音乐与图片相结合的视频,让学生从画面中印证自己的想法或是与自己的结论做对比,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更为准确地认识音乐形象。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推动下,中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欣赏课作为中学音乐课堂的主流教学形式,也将不再局限于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重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鼓励与引导的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为指向、促使学生获得音乐学习的快乐,对听觉艺术产生学习兴趣,让优秀的中外音乐作品特别是大型交响乐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与研究者的共同追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兼备授业解惑与研究反思者的角色。在理论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致力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