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关注必要评价
音乐编创是指学生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编创音乐作品,当然初试牛刀,不管作品质量如何,学生都会因为自己的成果而拥有自豪感。一般而言,音乐编创会随着学生作品的诞生而戛然而止。学生编创的作品质量如何?有改进的空间吗?如何去改进?改进之后是否更精彩?这恰恰是音乐课中经常被忽略的问题。评价是音乐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编创的作品可能是曲谱,也可能是形体展示,这些作品只有变成音乐后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创作成果,教师要引导或者帮助学生呈现出作品,并能启发学生讨论、评价,提出改进策略,让音乐作品更好地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欣赏音乐、评价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激发,会在享受编创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变得更加自信。
(四)基于“融合美”的综合课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学科中的综合课也日益增多,深受学生喜爱。小型的歌舞剧表演、音乐剧创作等课堂活动,均是学生释放天性、尽情施展才华的天地,无论是哪个学段,学生都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中找到自我、放飞自我。但是这样的音乐综合课,一定是基于音乐的多学科融入与渗透,而要上好音乐综合课,把握好课型特点是关键。
1. 关注学生的创造性
音乐综合课往往是依据特定的音乐学习主题,融入不同学科的知识。例如在戏剧类的综合课中,将音乐与文学、舞蹈、美术、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单靠一门学科的知识无法完成音乐任务,需要开动脑筋、激发思维去探究最佳的融合方式。不仅如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学科融合经验,并内化成其特有的能力,为下一次更好地深层次融合做了储备。如此,学生的创造力就能够得到极大的发展。这就是音乐综合课最大的魅力。
2. 适度的渗透融合
音乐综合课固然要融入多个姊妹学科的知识,但终究不是多种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如果在音乐课中我们单纯加入文学、美术、数学、科学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音乐课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因为其他学科的融入只能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目的。不同学科有其特有的学科价值和思维方式,与音乐学科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地辅助音乐教学,而不是成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或者喧宾夺主。融合应悄无声息、没有痕迹地渗透,而不是刻意为之。因此,音乐综合课中学科融合“度”和“法”的把握,值得每一位教师深入探究。
3. 完善的任务驱动
音乐综合课大都围绕一个音乐主题或者音乐任务展开,一个学生往往无法单独完成,需要和同学配合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课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充分的自主权,共同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还是秉持线性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就无法完成任务。这需要立体的高阶思维,需要教师围绕主题任务,设计合理的任务群驱动教学。音乐综合课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和同学配合,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多种学科知识大容量地渗透,是集体智慧的体现,更涉及高阶思维的培养。例如在音乐与戏剧课中,教师要设计合理的、难度适中的任务群,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指导学生创设情境、分配角色、关注音乐等,使得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处于积极参与、乐于思考的状态,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温情。
结语
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音乐课为我们呈现了多样的课型,在教育高质量发展、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教育环境下,让音乐课程展示学科特色、发挥其育人职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课型的选择和定位是达成目标的载体,最合适的即为最好的。何为最合适呢?既要有法可依、有据可依,又要面向学生。因此,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合理的教材观,既要立足实践、脚踏实地,又要紧依课程标准、仰望星空,时刻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使命,完成音乐学科立德树人的任务。
注释
1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音乐、美术、劳技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7页。
2曹理主编《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第14页。
4曾天山《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15页。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365页。
6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37页。
7同注(3),第2页。
8殷晓静编著《课堂教学分析:理论视角》,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8页。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6页。
10同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