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究——以苏州市草桥中学为例

作者:扬州大学音乐学院 浦秋悦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0-08

  摘要: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青少年可以通过初中音乐课堂接触昆曲,形成以学习民族文化为荣、唱昆曲为荣的审美情趣。为了昆曲能够更好地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文章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苏州市草桥中学的昆曲教学进行调查,总结归纳初中音乐课堂中昆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昆曲;初中音乐课堂;苏州市草桥中学;

  一、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价值

  1. 历史文化价值

  昆曲有着600多年的发展史,被称为“百戏之祖”,在它的影响下诞生了许多其他剧种。昆曲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因此昆曲是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将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昆曲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汲取了南、北曲的文化精髓,保存和弘扬昆曲艺术既是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是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发展民族文化之必需,亦是塑造良好的国民素质之必需。因此,要将了解、学习优秀民族非遗文化纳入国民教育,尤其是初中教育。昆曲是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文化,自然有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有机会了解它、欣赏它。这是摆在戏曲工作者面前的光荣任务,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1]。

  2. 德育、美育价值

  昆曲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剧种之一,将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有助于培育初中学生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认识传统音乐的魅力。在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正面对着巨大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冲击。而初中阶段则是一个人的个人价值理念、人生观养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习昆曲等传统文化可以加深初中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热爱程度,同时能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健全发展初中学生的人格。

  学校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初中生的审美培养应以初中音乐课堂为载体,以昆曲为工具。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及文化理解力的重要使命。昆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音乐课堂相结合使得国民的传统音乐审美结构品质更加完整有序[1]。学习昆曲不仅可以培养初中学生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审美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作昆曲绝非易事,欣赏昆曲也有一定难度,现如今懂得如何去鉴赏昆曲的观众也是少之又少,这就使昆曲的继承与创新都遇到了重大的危机。每当这种时候,人们就经常重提“抢救”与“保护”,但是我们却常常忽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与“创新”。为了适应高度发展\全球化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对昆曲进行创新是相当重要的。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不仅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增加了初中音乐教学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充分调动。学生可以以年轻人的视角和丰富且充满活力的思维对昆曲艺术进行创新,这不仅可以让昆曲艺术在传承弘扬的过程中通过新的姿态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还是对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二、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现状

  1. 苏州市草桥中学音乐课堂现状

  目前苏州市草桥中学共有48个教学班,其中初一年级有17个班级,初二年级有15个班级,初三年级有16个班级,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在44至47人之间。学校师生总人数为2598人,其中教师有180人,音乐教师4人。每个班每周有一节音乐课,每节课时长为45分钟。学校配备有4间独立的专门用于音乐教学的音乐教室,每个音乐教室均配备钢琴、多媒体等音乐教学所需要的基本教具,但是与昆曲教学有关的教具较少。每位音乐教师每周大约上12节音乐课,音乐课程大多被安排在上午的第三、四节或是下午。苏州市的初中统一使用的音乐教材是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笔者仔细翻阅了该套教材,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涉及昆曲的仅有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牡丹亭》这一部分内容。

  2. 苏州市草桥中学学生情况调查

  该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从小生活在苏州,由于地理、人文环境的优势,大部分同学知道昆曲,但在学习生活中较少接触到昆曲。通过笔者对学生的采访得知,部分学生认为能够传承和弘扬昆曲文化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是苏州人,应该去了解由吴文化所孕育出的昆曲艺术,希望能够在音乐课堂中加深对昆曲的学习。但也有学生认为,昆曲晦涩难懂,是爷爷奶奶辈所喜欢的,他们大都喜欢通俗歌曲,因为通俗歌曲简单易懂,易于学习演唱。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更加喜欢日韩音乐以及欧美音乐。

  3. 苏州市草桥中学师资情况调查

  教师一号:主修琵琶,教龄9年,苏州本地人,也是4位音乐老师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期间学习过昆曲的。音乐学科教研组长,校合唱队总负责人,各大校级文艺活动、音乐比赛的组织策划者。

  教师二号:主修钢琴,江西人,刚任职不到一年。认为学习昆曲对于专业要求很高,自己又是钢琴专业,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但该教师表示为了更好地教学,自己会努力学习昆曲

  教师三号:主修专业为声乐,教龄5年,帮助教师一号管理校合唱队。在本科阶对昆曲段有过了解,由于教学需要在假期参加过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音乐教师昆曲进修班,也参观过位于苏州市区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及昆曲表演。她认为自己本身是学习声乐的,与昆曲的演唱有一些相通之处,希望自己能够学习更多的昆曲知识,并将其运用到音乐课堂中去。

  教师四号:主修钢琴,教龄6年,担任校合唱钢琴伴奏。但是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或是接触过昆曲,只是因为工作以后的教学需要才对昆曲做了简单的了解。

  三、昆曲融入初中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背景不同、课时、教材有限

  现代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苏州这样经济发达的城市,音乐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省份、地区,所接受的教育背景等不同,导致教师自己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音乐教师本身所受的教育,以及音乐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都会影响昆曲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苏州市草桥中学的音乐课堂上所使用的是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该套教材中昆曲仅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牡丹亭》涉及。由此可见,昆曲在该校整个初中音乐课中的占比还不足百分之一。而使用苏少版初中音乐教材的学校,如果按书本内容进行授课,学生只有在九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的学习时,才能有一课时的昆曲学习机会,九年级下学期又是初三学生们准备中考的最后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和教师们把所有精力放在文化课上,常常忽视音乐课,那学生可能连仅有的一次能够在音乐课堂上接触昆曲的机会都没有了。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