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探析

作者:伊犁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马蕴佳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9-29

  摘要:为适应课程标准促进文化理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将区域音乐文化有机地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是响应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文章先阐述区域音乐文化的相关概念,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区域音乐文化的特点和中小学生的特点三个角度分析了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音乐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并迈出第一课堂,相互学习并重视师生间的交流。

  关键词:区域音乐文化;中小学音乐教学;应用策略;

  一、区域音乐文化相关概述

  (一)地理学区域音乐文化观

  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区域”一词在人的头脑中首先映射的是其自然地理含义。所以区域文化就是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中如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区域音乐文化则是区域文化的下位概念,是区域文化的衍生体,归属于区域文化。当然,区域文化富有人文性,它是在特定人文地理环境中如语言、民风、民俗、生活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文化。而区域音乐文化也衍生于此。因此,区域音乐文化同时包含自然地理性和人文地理性。

  (二)整体与部分视野下的区域音乐文化观

  整体包含着部分,“区域是相对于整体的概念,即为整体之一部分”[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各个区域,具有区域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由多个区域组成,关键区域的功能和变化甚至对整体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而我国的东、西、南、北等区域的地理、人文等特征,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我国大一统传统理念影响下,各个区域都会体现出具有中华民族意义上的整体性特征。这种隐藏于骨子里的传承良久的基因般的特性是改变不了的。

  作为区域文化一部分的区域音乐文化,在拥有自身特性的同时不能脱离整体,无论时间的步伐如何演变,无论融入多少新时代的优秀文化和外来文化,也要保持其属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整体性特征。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本文所指的区域音乐文化,即在我国的一定区域范围内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风俗等文化相关联并同时具有中华民族方方面面的共性和个体个性的一种音乐文化。

  二、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响应课程标准的号召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新描绘了育人蓝图,对于文化传承和课程方向指导进行了新调整,增强了思想性,系统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对于核心素养内涵的阐释,关于“文化理解”部分提出:“文化理解包括感悟艺术活动、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领会艺术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和价值,阐释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见课程标准引导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音乐与文化的关联性,促使学生更加了解本区域的音乐文化,也使得本区域的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区域音乐文化活动教学中音乐与文化能够发生碰撞。

  (二)区域音乐文化的特点

  首先作为区域文化的下位概念,区域音乐文化一定是具有传承性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中小学生不仅应当胸怀天下,放眼世界,而且应饮水思源,不忘根本。学生要学习传统优秀音乐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区域音乐文化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势在必行。

  区域音乐文化是整体性与独特性共存的一种音乐文化,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它是独特的;对于区域内的人民来说,它也是独特的。诞生于某地的人民,他们呼吸着这片土地上的空气,感受着这片土地上的雨露星辰,深深地被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语言、民俗所影响,慢慢地在其中成长。例如起源于湖北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苏州的评弹等对于区域内的人民来说都是宝贵而又独特的礼物。这些独特的音乐中,歌词中记录的是先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劳作的辛苦与喜悦、汗水与泪滴等。在或明快或悠扬或哀伤的曲子中可以体会到跨越时空的音乐触碰。独特而又宝贵的区域音乐文化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资源。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