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课程改革视域下中小学音乐课型探析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 郑小艳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1-01

  2. 紧贴教材,严循规律,固定课型,达成目标

  教材内容的组成既出自课程计划,更直接源于课程标准,所构成的学科内容既同各门学科与文化领域的发展倾向相一致,其结果也尽可能地照应人才全面发展的诸目标加以选择和组织,如此选择的教材内容就构成了教学内容的主体。(4)教材内容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而凝结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在编写时就有明确标记,或是欣赏,或是歌唱,或是演奏等。从教材的内部结构看,注重单元之间的课型分类,如演唱、欣赏、艺术表演等课型穿插交替。例如小学和初中音乐教材更加注重每节课教学内容和类型的丰富性,除歌唱、欣赏、编创等内容外,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单一或综合性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和需要。因此,音乐教学的内容要严格以音乐教材为依托。同样一个音乐作品,在不同学段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则反映在课型的建议上。比如,《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音域对小学生来说较难驾驭,但是歌曲的内涵和意义恰恰是小学生应该把握的,在小学教材中就应以欣赏课为宜,而不适合作为唱歌课;在初中教材中,鉴于初中生正处于变声阶段,但是又可以主动对作品的内涵有所把握,教材中就可以呈现唱歌课课型,但是以降调的形式出现会更加适合中学生,便于歌唱;在高中阶段,这首作品出现在“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和《歌唱》教材中,以鉴赏课呈现时,这首作品是和《不忘初心》《祖国颂》《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三首音乐作品一起构成“序篇”的主要内容。这首作品所承载的作用既是作品思想内涵的呈现,也是学科价值观的体现。但即使同样出现在鉴赏课中,欣赏的角度和侧重及方法也会随之而变。当这首作品在《歌唱》教材中呈现时,无疑就要以唱歌课的形式出现,唱会、唱好、唱出情感就是这节课的目标。

  (二)基于课程价值内涵的研究

  1. 紧扣目标,挖掘教材,变化课型,观照育人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课堂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技能,更应重视基于特定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所隐含的潜在教育性。(5)教材内容表面静态,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呈现出许多内在的涌动,这是师生相互作用直至产生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作用。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习静态化内容,更可以有价值取向、文化内涵、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动态把握。这些都是教材所蕴含的“隐性”内容。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仍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学科育人价值愈发凸显,教材建设成为关注重点。从业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教材内容对于教学,不只是知识体系层面,更关联学生在智力、发展、动机、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价值。(6)经过精心选择的音乐教材内容,除需要具有艺术价值外,同样需要具有多方面的育人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托教材备课,包括确定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此所谓“利用教材教”。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目标,教师应基于教材内容的隐形内涵,预先设定教学目标,这直接影响着课型的定位。在笔者看来,打破原教材中呈现的课型,而变成最适合学生的课型的原则,值得探究。比如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七节“京剧传统戏”,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侧重教授一个京剧片段,让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对京剧唱腔的特点、咬字、身段等有一定的把握,戏曲唱段贯穿始终,学生最终也学会了看似陌生的京剧唱段,意犹未尽时,课后还会自主继续学唱,那么这节课就很自然地变成了“戏曲课”。虽然教材本身的编制很清晰,列出了每个单元、每首作品建议的课型,但是教材仅是我们上课的教学资源,不能陷入“唯教材论”,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变化课型,观照育人目标。

  2. 学科融合,任务驱动,综合课型,建构意义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修订之后的《义务教育艺术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突出课程综合的理念,指出以各艺术学科为主体,加强与其他艺术的融合;重视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注重艺术与自然、社会、生活、科技的关联,从中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7)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提升迁移能力、达成创新实践的过程。音乐学科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创意及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这些素养的提升更多的是在学科融合中完成,这就要谈到跨学科的问题。跨学科教学意味着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和衔接,意味着多门学科在教和学的进程中融会贯通,是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改利器,同时也对教和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给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改变,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8)但严格来讲,学科融合并不等同于跨学科,学生真正要学习的恰恰是一种多学科的思维方式。总之,在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基于学科本体,把其他学科作为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而不是变成其他学科。例如“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十二节“德彪西”,意在引导学生领略印象主义作品中缥缈的旋律、多彩的音色、独特的和声等。教材中给出印象主义画派的美术作品,从印象主义画派特点的直观感受,逐步过渡到印象主义音乐的听觉感受,二者以联觉的心理感知相融,教师在引导聆听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时,就可以结合美术中的艺术元素,让学生将聆听感受与视觉感受相结合,从而更直观地理解印象主义音乐。虽然这是一节音乐鉴赏课,但是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美术学科内容的辅助,因此这样的课型我们可以称之为“综合课”。未来综合课会随着育人方式的变化,以建构学生主体意义而广泛存在。

  三、课型的基本样态

  基于以上课型分类的原则,音乐课的课型并非一成不变,基于教材、课程标准、学情等各种教学决定因素,教师要灵活把握各种课型。在实际的教学实施中,每种课型大体有以下特有样态。

  (一)基于“鉴赏美”的欣赏课

  音乐课是基于“音乐”的课,审美性是音乐的本质特征,音乐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欣赏美,以美育人。义务教育阶段承担这一任务的课型首先是“欣赏课”,高中阶段承担这一任务的课型是“鉴赏课”。从二者的名称看,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这一任务在不同学段的目标基本是一致的,皆是发现美、欣赏美,只是不同年龄的层级水平有所差异。二者都是基于音乐审美的课型,有着共同的特点。

  1. 聚焦音乐本体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内容一定是教师结合教材而选用的经典音乐作品。因此,教学实施首先要着眼于音乐作品,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把握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要素的基础上,了解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能够真正认识到音乐的社会、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进而起到浸润心灵、涵养美德的作用,并最终具备在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应用美的能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