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素养为“珠”,活动为“链”——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实践活动的创设

作者: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徐惠琴  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 邵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11-28

  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使学生在以艺术体验为核心的多样化实践中,提高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1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只有参与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才能体验最真实的音乐感受,从而收获丰富的音乐经验和情感体验。本文以艺术课程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着重探究音乐课堂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和实施方法,将“欣赏、表现、创造、联系”四项音乐实践活动有机链接,通过多感官参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感悟音乐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通过合作与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以期帮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获得音乐学习关键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音乐创新思维及合作探究精神。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践活动;审美能力;新课标;有效性

  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版《艺术课标》指出“艺术教学要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激发想象、调动情感、创造形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尊重学生独特的感知体验和多样化的艺术表达……提升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2)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情感体验,为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关注音乐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有效性,对于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音乐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设计并实施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经验,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呢?关于这一问题,笔者一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深思与探究。本文以“人音版”小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云》的教学为例,着重阐述小学音乐课堂开展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与实施方法。

  一、明:小学音乐课堂创设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与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气质,激励精神,温润心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构建便于师生交流的学习情境,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形成生动、活泼、互动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体验活动,在活动中表达真情实感,展现个性特点,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以有效性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从音乐学科特点和学生审美特征出发,设计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我生成和感性体验,为获得艺术审美满足夯实基础。

  其次,以有效性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在欣赏、表现、创造等音乐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理解并巩固音乐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积累音乐经验。同时,丰富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个性和音乐才能的舞台,使其体验创造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愉悦,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

  最后,以有效性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音乐作品美的特征及其意义,提升审美感知能力;通过演唱、演奏等表演活动进行表达与交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学会发现并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思维,提升创意实践能力;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多样性,提高对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和阐释能力。

  二、寻:小学音乐课堂创设有效性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2022年版《艺术课标》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呼唤基于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基于该理念的音乐实践活动设计,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感受、表达、创造”,指向学生良好音乐学习品格和音乐学习关键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综合性,加强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融合,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自然、生活、社会、科技的关联,汲取丰富的审美教育元素,优选教学内容、优设项目问题、优化教学实施,使学生能够通过深度参与审美体验、艺术表现、人际协作等多层面的实践活动,最终构建全面、立体的音乐经验、情感体验和精神感悟。

  (一)创设生活场景,指向“感受与体验”

  音乐和姊妹艺术一样都源于生活,并处处显示着日常生活的影子。小学低学段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和景象,把音乐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云》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欣赏歌曲中描写的蓝天、白云,观察云的形状、颜色、高低等变化。回到课堂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切实听到海浪的拍打声,看到帆船在海上穿梭往来等。通过播放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获得感性认知,从而与作品中的音乐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使音乐学习与生活体验相互联结,让音乐课堂更具真实性。

  (二)融合学科知识,指向“理解与表现”

  引导学生参与深度学习,需要拓展学习主题。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构建一定是多学科融合的,要想提升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教学设计就必须基于多学科知识综合呈现。在《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在体现音乐学科本位的前提下,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科学、音乐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比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了解云的相关知识、探究雨的形成过程等,并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的跨学科探索,使得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就能够初步明白歌词含义;在演唱表现时,就能够从音色、力度等方面表达出“大自然神奇变化”的趣味性。

  (三)倡导互助合作,指向“探究与创造”

  深度学习鼓励学生互助、合作与探究,形成平等、和谐的音乐课堂。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激发灵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主动探究,生成个性化的想法,分享学习成果,收获学习的快乐,提高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而可以增强团队精神。例如在二声部教学中,各小组学生除了唱准主干音外,还要与组内成员合作,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模拟出风声、雨声和海浪声,并为二声部演唱进行伴奏。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以及参与并完成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