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素养为“珠”,活动为“链”——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实践活动的创设

作者: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徐惠琴  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 邵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11-28

  三、探:小学音乐课堂创设有效性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

  “重视艺术体验”是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理念之一。在《云》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基于这一理念,设计体验式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式音乐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围绕艺术核心素养将音乐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合作、音乐探究、音乐创造、音乐练习等系列活动有机串连起来,以素养为“珠”,以活动为“链”,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全过程,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经历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获得音乐学习关键能力。

  我们将体验式音乐实践活动分成初步体验、细致体验、深入体验三个阶段,即初步体验—感受活动,注重多感官参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细致体验—表演活动,感悟音乐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深入体验—创造活动,强调合作与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创造与理解能力。教师在通过三个阶段引导全体学生广泛参与的同时,围绕所体验的音乐要素精心设计体验过程,让体验程度不断深化,实现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见图1)

图1

  (一)感受活动:注重多感官参与,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知是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感性音乐经验的基本途径。在小学低学段音乐课堂中,需要通过听觉体验(音乐)、视觉冲击(美术)、肢体动作刺激(表演)等多感官参与,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真实地感受到音乐的美。在《云》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融合音乐律动和趣味练习等内容,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律动表演唤“动觉”,初步感知音乐

  在《云》的伴奏音乐中带领学生进入教室,并进行四分音符的节奏律动,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能感受并体验恒定的拍感和稳定的节拍特征。通过进教室前的律动活动,观察学生愉悦的表情、协调的体态、柔软的肢体,进而带领学生进入创设的学习情境中。

  案例1

  (1)引导学生以“走步叉腰、挥手”的律动表演走进教室,探索音乐空间,感受歌曲整体情绪;

  (2)学生伴随音乐旋律,以“三拍一步”恒拍行进,并加上从高到低挥手动作,探索、感受、体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2. 趣味“辨音”促听觉,激发学习内驱力

  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为学生演唱二声部作铺垫,笔者运用奥尔夫乐器按钟,设计了互动视唱环节。

  案例2

  (1)教师敲击按钟,确定音高,学生自主听辨出单音“1、3、5、6”;

  (2)教师用科尔文手势表现音高,引导学生唱出二声部的节奏型:XXX|XXX|;

  (3)学生亲身体验按钟音高,参与听辩游戏,自主探究,唱准二声部音准,并学唱第一、第二段旋律。

  在互动视唱环节中,通过精心设计趣味练习,可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听觉、视觉、触觉的多感官联觉,引导学生深度体验音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驱动力。

  (二)表演活动:感悟音乐内涵,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1. 细致聆听,深入理解音乐情感

  音乐体验教学倡导音乐的元素性体验,聆听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知作品所蕴含的节拍、节奏、旋律、音高、结构等音乐元素的基本特征。在《云》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来关注音乐元素如何对作品情绪、情感的变化产生影响。

  案例3

  (1)教师演唱有强弱对比的二声部“雨滴”的声音,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音乐元素的变化;

  (2)学生用拍手、拍肩来表现音乐元素,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

  (3)学生模仿、编创三拍子的声势律动进行表演。

  在该部分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声势律动来辅助聆听,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感受与体验乐曲中不同音乐元素的变化,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小雨点,在律动表演中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还可以用身体从下往上倾斜来表现上行的旋律,用身体从上往下蹲来表现下行的旋律,以双手的上下起伏去体现流动的旋律。总之,学生在做声势律动时,可以掌握音乐基本要素,深入品味音乐内涵。

  2. 巧用道具,体验歌曲音乐气质

  为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音乐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小道具让实践活动具象化,引导学生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音乐游戏是小学低学段学生最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趣味性和创造性,可以使学生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投入音乐学习,并获得深刻的体验。

  在《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吹丝巾、抛丝巾、挥丝巾等方式,为歌曲伴奏,踩着稳定的节拍自由地在教室的空间里走动,通过视觉、触觉、动感来感受与表达《云》这首作品轻柔的音乐气质。

  (三)创造活动:强调合作与创新,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1. 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发现音乐

  2022年版《艺术课标》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任务之一就是“发现身边的音乐”:“引导学生从关注身边的声音和音乐开始,萌生探究愿望,逐步发现、关注更多的音乐和相关现象,展示、交流自己的发现,体会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主动参与身边的音乐活动。”(3)在《云》的活动设计中,可以生生合作的形式将学生分成雨滴组、云朵组、船夫组,通过不同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相联系进行创造性表演。本环节的音乐实践活动设计是对《云》音乐活动内容的整合,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来设计小组合作内容,鼓励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合作中自我发现与调整,不断完善自己。奥尔夫曾说过,让孩子在合作中共同实践、一起去创造音乐是十分有意义的。在音乐课堂中倡导学生合作,目的是通过合作让学生发现身边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主动参与身边的音乐活动。

  2. 鼓励创造,个性创意表现音乐

  音乐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学生对音乐及其他各种声音进行探索,表达个人想法和创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创意实践素养。《云》的音乐创造活动设计这一环节,也是整节课中的亮点。笔者提前准备了彩色纸张,通过摩擦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表演探究纸张的摩擦速度对声音强弱变化的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