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指向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层级接唱设计与实施——以《游子吟》一课为例

作者:杭州市富阳区春建乡中心小学 王莉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11-28

  摘要: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音乐知识与歌唱技能的学习应渗透在音乐艺术表现中,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鉴于目前一些教师过度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过度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的现状,导致真正的歌唱实践被削弱,忽略了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通过层级接唱设计提升学生歌唱能力的想法,并将层级接唱创造性地运用于歌唱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层级中。本文将结合课堂实践,谈谈层级接唱提升学生歌唱能力及音乐素养的实践操作。

  关键词:层级接唱;音乐素养;歌唱教学;识谱能力;气息训练

  歌唱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提高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处于音乐教学的首要地位。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过度依赖现代多媒体技术、过度设计各类教学活动的情况屡见不鲜,我们大都看过这样一个基本框架:创设情境(图片欣赏、视频导入等)—身体律动(声势等)—道具表现(抛纱巾、玩杯子、传小球)—画旋律线(动画图谱、动画图画等)—歌曲学唱(歌表演)—拓展(不同版本视频欣赏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环节中,值得肯定的是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学习热情,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教师的课件制作也精美无比。然而,尽管看似活动很丰富,教师课前也花了大量时间制作课件、准备道具,可课堂上留给学生张嘴演唱的时间却少之又少,教师也缺少有效引导,忽视了学生歌唱技能习得的过程,更不用谈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了。这样的歌唱教学缺乏音乐经验的累积,削弱了情感体验,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注定只能停留在教学表面,事倍而功半。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真实地在“唱”中学习歌曲,激活学生的音乐审美与表现欲望,使其最终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呢?

  《毛诗序》中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歌唱是人类表达情感最自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作为音乐教师,在歌曲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唱”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歌唱技能,获取情感表达的“工具”。歌唱教学不是单一元素的教学,而是各音乐元素综合运用的教学。因此,笔者根据儿童爱模仿的天性,思考其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针对不同阶段歌唱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层级接唱”的方法。从课堂实践效果来看,其对培养学生识读乐谱、气息稳定、音准控制、歌唱表现、情感表达等能力方面,具有较大作用。

  一、层级接唱的实施意义

  层级是指不同阶段层的级别,也可理解为不同层次阶段;接唱指的是以接龙形式进行歌唱。顾名思义,“层级接唱”就是不同学习阶段的接龙式歌唱。本文倡导的层级接唱是围绕歌曲学习各环节的需求展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在识谱教学、乐句感知、乐段对比、情感表达等过程中设计的高效接唱。可以说,层级接唱是“最原始”,也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不受客观条件限制,也不需要外界媒介辅助,只需教师具备一定的歌唱素质,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进行的“便携式”歌唱教学方法。这种接唱形式适用于整个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学段,该阶段的学生音乐经验相对较少,需要教师的引领和助推,让学生在接唱学习中不断掌握歌唱技能,继而建立起稳定的歌唱方法。当然,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水平,能深度解读教材,感染学生,给予学生准确的引领和必要的提示。

  层级接唱可以在歌唱教学的不同阶段、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中展开设计,让每个学生、每个环节都有向好的发展和提高。接唱最大的功能是过渡,教师借用接唱,可以将教学中较难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化作一个个小的、符合学生能力范围的学习任务,通过创造性的接唱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特点、情感表现要素、音乐文化内涵等,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可以更准确、更完美地表现歌曲内容,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揭示作品的内涵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同时,接唱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提高其演唱能力。经过多层次接唱的参与和体验,无形中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锻炼了歌曲演唱时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歌曲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表情、感情也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

  二、层级接唱的实施策略

  层级接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学习阶段进行设计的一种接唱形式,属于发展式构建活动。设计由浅入深、逐步递进,使学生在多形式、多环节的接唱活动参与中,水到渠成地提升音乐能力。

  (一)接声—初层接唱,建立歌唱积极状态

  歌唱的声音直接决定歌唱的意境和表现力。进入小学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声音从稚嫩逐步发展到相对稳定、饱满,尤其是女生,其歌唱能力已到了可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因此,该阶段教师的角色就是助推器,借用接唱推准、推稳。

  1. 接唱“声位”,养成习惯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头腔发声,建立高位置的歌唱声音,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层声音是从教师开始的,教师给予高位置声音的引领,学生模仿教师歌唱的状态,眉毛、笑肌、口腔都往上抬起进行高位置构唱,让声音平稳发出,唱足时长。教师边走恒拍边接唱,步子随声音和向上手势动作形成“声形”一致,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寻找、模仿、接唱出高位置的声音,从而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三层声音此起彼伏、循环进行,行走的师生,流动的声音,音画和谐。(见谱例1)

  2.接唱音色,奠定基调

  音色对音乐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音色的处理和调控,可以为后续恰当地表达歌曲内容、情感作铺垫。

  教师将声音送出,女生接收到教师声音后,顺着声音努力去构唱出同样质量的声音,然后再把声音传给男生。(见谱例1)相对女生而言,六年级男生存在两种声音现状—进入变声期的声音和未进入变声期的声音。此形式的三层接唱使得男生必须学会甄别自己和教师、女生之间的声音差别,从而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声音,尽量接上教师这种圆润、连贯的声音,并在一次次传递的过程中逐步找到歌曲风格所需要的音色,为歌曲情感表达奠定基调。

  (二)接音—中层接唱,培养识读乐谱能力

  乐谱识读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识谱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注意分散教学、逐个突破、及时巩固,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渗透、转化成学生的能力。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