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指向学生音乐素养发展的层级接唱设计与实施——以《游子吟》一课为例

作者:杭州市富阳区春建乡中心小学 王莉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4-11-28

  1. 接唱音符,唤醒听觉

  不难发现,到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乐谱识读能力大大提高,但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对后者而言,独立视唱则更加困难。虽然小学音乐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没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审美体验将无法实现。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识谱能力呈现两极分化的现状,以及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思考,在歌曲教学的初级阶段运用接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第一课《游子吟》的教学为例。

  案例1

  (第一乐段初步聆听)

  教师:音乐娓娓道来,旋律以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为主,(见谱例2)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这段旋律,老师唱八分音符处,同学们接唱二分音符处。

  (第一次师生接唱)

  教师:同学们接得非常好,不仅唱名准确,音高正确,节奏也很稳,二分音符时值到位。下面我们挑战“无缝对接”,老师的歌声与同学们的歌声连成一条线,连接处没有缝隙,特别难,大家敢不敢?

  学生:(信心满满)敢!

  (第二次师生接唱)

  教师:同学们太厉害了,你们是怎样做到无缝对接的?

  学生1:节拍卡准。

  学生2:在老师的歌声里轻轻接唱进去。

  学生3:模仿老师的声音,慢慢推唱。

  教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正是因为你们的声音和心与老师贴合在了一起,我们才能做到无缝对接。下面老师偷个懒,谁来承担老师唱的这部分,“无缝对接”都由你们来完成?

  (第三次生生接唱)

  在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的过程中,给足了学生识读乐谱的时间,学生对此段乐谱已十分熟悉。而接唱除了“接”,更多的是“听”,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迅速构唱,唤醒学生听觉潜能。同时,接唱也是一个识谱分层的过程,让识谱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有一个缓冲过程,二分音符的长音如针带线穿过衣衫,游走在指端。从长音接唱过渡到乐句的视唱,这种接唱形式在预设中层层推进,达到有效学习的目标。

  2. 接唱乐谱,化繁为简

  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也要给学生提供不断突破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挑战中获得成就感,为后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有了前面的铺垫,一句一接(教师演唱前半部分,学生接唱底色部分)的难度陡然降低,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识读下来。(见谱例2)此时,学生已经能完整独立演唱第一段旋律了。这个设计可以照顾到所有层次水平的学生,给能力相对弱的学生以“垫脚石”,给能力较强的学生以成就感,使整个教学都呈现出良好、积极的态势。

  (三)接气—高层接唱,掌握正确的歌唱技能

  接唱不能仅停留在接声音的层面,若想真正让学生获得歌唱技能,就少不了气息的运用。尽管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歌唱能力,但由于他们已进入变声期的初级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歌唱气息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接唱乐句,内化认知

  体验是内化认知的催化剂。气息训练并非纸上谈兵就能做到,而是需要亲身体验,只有在实践中摸索,才能正确掌握。

  此阶段一开始可以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努力模仿两小节呼吸一次的短气息训练,歌唱声音平稳且有推动感,如同行针般慢慢抽拉,悄悄地“放光”余下的气,再快速补充进气息唱下一句。当学生还未能完全运用自如时,教师带一下,学生再往下“走”,相对来说比较顺利,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在模仿、体验、尝试、探索中练习气息的运用。教师的歌声也在无形中起到了预示、引领的作用,又一次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学生顺利到达彼岸。

  2. 接唱对比,丰富体验

  在歌曲演唱时,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人们常常会对作品的速度、力度进行对比变化,从而增加歌曲的表现力,丰富歌唱的体验感,引导学生唱得有韵味。例如《游子吟》的第一段,基本以两个小节一次呼吸的频率演唱,而第二段节奏紧密、整体音区上移,旋律在高音区游动,把情绪推向高潮。(见谱例4)如何让学生体验气息在歌唱情感表达中的作用,教师示范引领可以说是最直接的获取方式。

  案例2

  (教师范唱第二段)

  教师:同学们,第二段与第一段有哪些异同?

  学生1:两段歌词是一样的。

  学生2:第二段音区更高。

  学生3:第二段情绪更激动一些。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歌词的确一样,但由于音区上移,旋律重复再现,把歌曲情绪推向高潮。你们再仔细听,老师在演唱上还有什么不同?

  (教师对比唱第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段的第一句)

  学生:第一段断开,第二段连着。

  教师:对了,那么换气点不同,对情绪表达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来唱一唱。

  (教师唱第二段第一句,学生接第二句)

  学生1:感觉更悠长了。

  学生2:情绪更激动。

  教师:是的,我们把气息再做一个变化,长音处做一个推动再唱。

  (带上气息推动接唱歌曲)

  学生1:气息推动后,力度跟着就变了。

  学生2:感觉唱起来更过瘾了。

  教师:是啊,有气息支撑的歌声才富有感染力。

  是否能运用好气息直接关系到歌唱能力的发展,而气息的训练并非是在简单机械的重复操练中进行,应该合情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自然、主动的状态下实践,同时也需要系统地、有计划地实施。长此以往,学生的气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为歌曲演绎服务。

  (四)接情—顶层接唱,提升丰富的歌唱表现力

  音乐作品是作者个人情感和智慧的展现,是主观感受和内心情感的表达,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要从“唱对”提高到“唱好”,尽可能开发学生的演唱潜能。课堂中应该重视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歌声演绎音乐的内在意蕴。

  1. 接唱乐段,蓄势激情

  在气息的支撑下,学生的歌唱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此时再调动情绪,火候刚好。

  案例3

  教师:母亲手中一针一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着衣衫,心里担忧儿子迟迟不能归来,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一份怎样的爱啊?一切都在歌声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