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提质增效“乐”精彩——双减政策下音乐教学探究

作者:东莞市东华小学 邓俊秀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1-13

  摘要: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优化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等内容。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音乐课程具有审美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传承文化价值和社会交往价值,是美育教育艺术课程中的重要学科。自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美育教育,音乐学科作为艺术类学科课程,不仅是一门兴趣课更是一门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审美素养和传播艺术文化的必备课程。减是为了增,在减少学生学业负担同时应该提高音乐课堂品质,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素养;双减;课堂效率;品质教育;

  “双减”政策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教育领域深化改革思想的体现。双减政策中的减是减少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学科类的校外培训,增是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减”是为了更好的“增”,给学校教育提质增效留出时间和空间,为了学生更好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艺术学科在国家政策台面得到了肯定,各学校也根据国家政策做出相应的课程调整。教导处要求音乐学科加大教研力度,加强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的联系,进行艺术学科深度融合。有效的政策加上学校、家长、师生的重视,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时效性。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抓住双减的契机,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利用音乐课堂教学提高音乐教学品质,提升音乐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一、科学备课促提质

  教师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应遵循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立德树为根本任务,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理念和品质课堂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结合音乐教师教学参考书,根据音乐学科特点,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特征,设定课程教学目标,精心准备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在每节课的音乐教学中,通过分段学习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课后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学生课堂表现、课上反馈、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及时修改教案,勤写反思。遇到不明白或者有疑惑的知识点,利用教学教研的时间多和经验的老师交流,探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此促进自己音乐教学的效率。如笔者在执教小雨沙沙这一课时,因为执教的班级学情不同,笔者针对学生的教学课堂呈现,对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做了多次修改,在最后一次执教的班级中,针对学情还设计了两种教学拓展环节,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使用,第一种情况,如学生能较快掌握歌曲,顺利完成歌曲的学唱环节,教学拓展可采用方案二,根据老师的情景故事表演音乐剧,否则就实行方案一,用乐器为歌曲伴奏作为拓展环节活动。所以备课不仅要备教学还要备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品质课堂促提质

  墨守成规不是办法,改变才有新突破。品质课堂推出五大变革,其中一项是以突出学生为中心推进课堂变革。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时刻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把突出教师的教改成突出学生的学;结合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游戏、声势律动、等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紧紧环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重视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的生成意义;正确处理在音乐课堂上的各种教学关系,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音乐课堂上深度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美,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歌声、语言、舞蹈动作等多种形式把音乐蕴含的美传递给学生,创建浓郁的艺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获得审美体验,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一)学科育人助提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也是教育赋予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更是音乐学科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音乐教师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活动为学生传授音乐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相关技能,提高音乐核心素养,还要通过音乐学科传播以美育人、渗透学科育人知识。

  本学期东莞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室推送的每周一歌第一课,《少年先锋队队歌》的教学视频给笔者留下印象深刻,授课老师努力还原红领巾的故事原型,组织师生拍摄了革命故事小电影,让学生直观了解了少年队队歌的创作背景以及歌曲的意义,特别学生听到枪声,看到视频中革命烈士黄静源牺牲那一刻,少先队撕下血衣绑在头上,举起拳头视死如归的样子,视频前的学生纷纷落泪,少先队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爱国的种子在悄然萌芽,此时这节课已达到了教育目的,这正是发挥了学科育人体现。

  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标理念,坚持德育先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歌曲的教学。音乐课教学内容安排每一册每一单元都设计不同的教学主题,以单元作为一大模块。如第二册第一单元是春天,春天这一章节中《小雨沙沙》这一课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春光景象,以轻柔的歌声学唱歌曲,还要渗透感恩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懂得种子的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自己的成长则离不到父母、老师的照顾和教导,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再如第四册《美丽家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土风情,生活习俗,歌曲风格,从学习中理解民族音乐的多样化,开拓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如《难忘的歌》的这一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革命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音乐教师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德育教育寓于音乐教学活动之中,真正做到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达成学科育人的目的。

  (二)多元评价促提质

  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改善的功能,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迅速成长。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程实际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素养导向,以评促教、表现性、多主体评价原则,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好的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不是千篇一律的“你真棒”,是将师评、自评、他评和互评等评价手段相互结合,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中,是用精准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让每个环节的评价为教学服务。通过多元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迅速发展。通过多元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培养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