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提质增效“乐”精彩——双减政策下音乐教学探究

作者:东莞市东华小学 邓俊秀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1-13

  (三)信息技术助提质

  1.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相融合

  现在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接触网络输入的信息变得很普遍。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迫在眉睫。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利用线上云平台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让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地直观、形象生动。因此,作为音乐教师,要通过多种学习渠道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要在教学中善于利用现在教育技术手段中的图文合一、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等特点制作精美的课件或者微课视频音乐教学服务,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 线下线上教学相结合

  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当地疫情防控需求随时调整课程教学模式,由线下教学变为线上教学。线上教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重复播放学习,弥补了线下教学的不足。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所以推进线上教学,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国家教育部引领各科的优秀教师开发了很多网络云课程供师生在线学习,疫情期间老师们使出了浑身解数,开启网络教学、直播开课,设计网课、微课等网络在线教学手段齐齐上阵,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防疫助力。

  东莞市教育局音乐教研组走在教育的前沿,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的要求,结合双减政的5+2模式,以“每周一歌”的线上教学形式开展沉侵式美育活动。每周一歌采用了听唱法、手势舞、节奏游戏、声势律动等多元的学习方法,与信息技术巧妙结合,以动画式、抖音式、综艺式等综合形式呈现,集创意性、趣味性、审美性、操作性于一体,深受师生家长的喜爱。每学期16周次,每周一首歌曲,每天利用二课活动前十分钟在4:30分开展教学,既营造了“校园处处有歌声,人人都参与的”良好艺术文化氛围,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欢乐,让学生在音乐美的熏陶中陶冶情操,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响应国家号召,用可持续的行动助力双减政策,把线下音乐教学和线上教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双向促进音乐教学增质提效。

  三、提升教师素养促课堂增效

  正所谓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有高质量的教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音乐教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的教育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认真开展素质教育。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向身边优秀的同行学习,紧跟时代变化的脚步,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提升自身音乐素养和教学相关的各项业务能力,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探讨,撰写教育心得和论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用自己专业技能和人格魅力将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学生一起感受、探索音乐的魅力;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了自己对音乐的认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全人格,达到艺术文化自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方法,立教育之本,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要立足于音乐课堂,不断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本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素养导向,发展美育教育,努力打造课堂品质,用实际行动为双减政策助力,为音乐课堂提质增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2]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4

  [3]《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2021.7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