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舞蹈美育在小学课堂中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太原师范学院 熊娅婷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0-24

  3.2 缺乏小学舞蹈课程标准教科书及教学法

  舞蹈教材同样也是舞蹈课程必备的条件,虽舞蹈课程的学习任务、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已经有所明确,但舞蹈这门课程的配套教材没有得到相应配备。教师在课堂当中会讲授与校外培训机构教授相同的舞蹈考级内容,比如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考级、华彩舞蹈考级等校外少儿舞蹈培训的课程内容,导致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专业和非专业界限不清晰、课程教学法混乱等现象发生。

  3.3 舞蹈课未得到广泛普及

  全国一线城市舞蹈课的开设已经找到了相对适宜的教学模式,然而二三线城市、地方学校,在小学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都只是摆设,更不用说舞蹈课的开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中,最早提出美育的人是著名美学家王国维,其首次提出德、智、体、美相结合,之后蔡元培先生将美育纳入教育范畴。当今社会,人们并不会把艺术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放置同等位置,抑制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舞蹈的开展工作,学校领导要重视舞蹈教育的落实,切实将舞蹈美育普及开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 教学模式刻板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动性大,有强烈的活动愿望,自控能力不强,课程时间一长,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模式若过于刻板单一,学生就会出现厌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也不利于舞蹈美育功能的发挥。

  4. 舞蹈美育在小学课堂中的影响

  舞蹈艺术可以达到以舞传情、以情带舞,从而引发联想。舞蹈作品往往传达了编导者的生活经历、人生哲学、思想情感、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启迪意义。因此,舞蹈美育在小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既能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也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4.1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在舞蹈教育实践中,学生要在课堂上做到耳灵、眼亮、脑活,而一至三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学会观察事物。在舞蹈实践中,学生要观察舞蹈的动作和舞者的表情,即观察舞者的身体部位是如何协调的,观察舞者的眉眼是如何传情的,这都十分考验学生的观察力。

  4.2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舞蹈教师应当采用不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定不同情景,采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自编一组舞蹈片段。每位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评价,点明其中的亮点与不足,帮助学生找到属于特定情景下的表演感觉,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4.3 锻炼学生的思维力

  舞蹈教学具有形象直观性,教师是一面镜子,学生在课堂上把教师作为镜子来对照自己的动作正确与否。随着教学的深入,教师的言行举止、一招一式都会影响到学生,从而触发学生在训练过程当中的思维能力。

  4.4 培养学生的模仿力

  模仿是创造的阶梯。小学生对待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会主动去模仿去学习。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可以了解并掌握运动规律,教师在其过程中充当辅助作用,不能过于抑制学生天性的发挥。

  5. 舞蹈教育在小学课堂中的未来展望

  早在西周时期,舞蹈教育就已成为贵族阶级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按照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教材,以规范贵族子弟。与之相对应的西方,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皇家舞蹈学院得以开创,规范芭蕾动作,构建芭蕾语汇核心。对于舞蹈的长远发展,舞蹈美育是重中之重。

  5.1 舞蹈艺术在小学普及化

  在西方国家,舞蹈一直是必修课程,倡导舞蹈普及型教育,在关注学生的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开发学生智力,挖掘舞蹈人才。有句话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但舞蹈这门独立学科并未得到全面普及,虽然舞蹈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的课程当中,但是如何在市、县、镇等学校推广普及,仍有着相当大的难度。首先市教育局应进行规定,其次校领导应召开相关会议,最后教师与家长要做好沟通工作,三方应共同努力,推动舞蹈美育的发展。

  5.2 加大对舞蹈的传播力度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大媒体和数字平台不断涌现,对舞蹈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河南卫视推出的舞蹈作品《唐宫夜宴》一炮而红,开始带动中国传统文化以舞蹈的形式“出圈”和“破圈”,如舞剧《只此青绿》、河南卫视的《舞少年》、湖南卫视的《舞蹈风暴》等。此外,疫情当下腾讯会议和钉钉等会议线上课程,打开了舞蹈授课的新模式。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学校应当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

  6.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视听动觉的艺术,以人体作为物质载体,来传达新观念、新思想、新文化的艺术。舞蹈美育则以教育和审美二者结合的形式,传递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育人目标的实现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力。未来舞蹈教育的发展需要领导层的号召,出台相关的文件条例,同时也需要教师、学生的双向配合以及家长与教师的相互协作,才能真正使舞蹈普及开来,也才能使舞蹈美育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杰,皮雨鑫.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现状及面临问题思考[J].艺术教育,2015(09):178-179.

  [2]黄娟莉,胡征.中小学美育教育实践研究[J].艺术评鉴,2021(09):125-127.

  [3]冯盈霖,康可可.舞蹈美育教学的探索---2019舞蹈普及教育与舞蹈美育发展论坛纪要[J].艺术评鉴,2021(04):109-110.

  [4]庞小强.当代青少年舞蹈美育教材(出版物)现状评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2):78-82.

  [5]崔焱.中小学舞蹈教学问题初探与实践探索[J].歌海,2017(09):107-108.

  [6]张惠洁.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10):165-166+169.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