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巧用游戏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作者: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 袁越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0-17

  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其对于音乐等艺术形式的感知力还相对较弱,不少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欠缺技巧性与创新性,长期以机械记忆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演唱等音乐任务,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与长远成长。小学生对于游戏教学法的接受度相对较高,音乐教师可通过正确运用游戏要素调整课堂氛围,创新教学方式,开展趣味化的导入活动,创设充满新鲜感的游戏情境,在游戏环节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丰富课堂作业布置形式,以此强化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生天性爱玩,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欢乐轻松,不仅减轻学生面对新知识时产生的压力,还将原本被动化的学习状态积极向主动化方向转变。教师通过借助游戏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完成美育的教育目标。

  一、游戏导入,有效吸引学生

  当前的小学生大多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于新事物充满探索热情与好奇心,这是由其生活环境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以往的常规化教学模式常常难以吸引小学生,长时间采用单一的示范与讲解教学手段,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分散注意力,更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教师可将游戏纳入导入环节中,以极为新颖的方式作为课堂的开端,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注意力汇聚到课堂任务与教师身上,也借此来激活学生思维。

  比如在学习《七彩版图》这一单元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并聆听《瑶族舞曲》,进行课前导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与少数民族相关的谜语,通过谜语游戏引出教学内容,如“量人做衣希勿错”“先后开苦口,合作铲除中”“从事两栖,然后半栖”等,也可让学生展示自己所知道的与少数民族相关的谜语,互相猜对方的谜语,再让学生探讨自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了解,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少数民族。逐步地将瑶族引出,并为学生播放关于瑶族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对瑶族形成一定的了解,并为学生展示一些瑶族的儿童游戏,如踩高跷、跳竹竿以及背篓投球等。通过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同时能够对瑶族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为理解《瑶族舞曲》夯实基础,激发学生对于即将欣赏的音乐作品的好奇心。在欣赏《春之歌》音乐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与春天相关的动植物以及人类活动的图片,并播放一些与春这一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而后可以为学生开设“我会听画”的游戏,让学生聆听《春之圆舞曲》的不同片段,并结合自己聆听到的旋律用笔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以此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与音乐感受能力。学生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绘画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想象对应的是哪一段乐曲,教师也可更换其他的曲目,在课前帮助学生进行思维锻炼,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以此提升后续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这种相对更为有趣的导入形式,学生能够更快速地配合教师切入课堂教学的主题,加快课堂节奏,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音乐教师可利用视频、故事、生活化的情境等教学要素开展课前导入,而选用游戏进行导入,能够迅速地激发教学对象的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学生热爱游戏的特点,做好后续欣赏、歌唱、律动等教学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导入环节的游戏活动中,尤其是课堂活跃度较低的学生,以此才能够真正发挥游戏活动在导入环节的作用。

  二、情境创设,关注音乐感受

  教师可将游戏教学与情境教学加以联合应用,在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中,引入游戏活动,以此使音乐教学过程更加轻松化,也同时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需要学习的歌曲、乐器以及其他音乐知识。教师在设计游戏情境时,需要控制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确保难度适中。同时游戏活动能够服务于教学内容,以此发挥游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比如学习《OK星期天》时,教师尝试让学生进行高音演唱,先为学生播放《哦,十分钟》,并要求学生在完成音乐的聆听之后,以相对轻松的方式随着音乐,根据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可以选择跺脚或者左右点头,借此增强学生的节奏感。比如学习《OK星期天》这一音乐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可以根据每个组员在星期天的活动来编写剧本,分角色扮演家庭中的孩子、爸爸与妈妈,以唱歌与跳舞的形式表演情景剧。有的小组表演了参观博物馆的周末活动,并按照《OK星期天》的旋律,以博物馆展览的作品为主题,编写了歌词;也有的小组模拟了旅游的情境,在舞台剧中演绎了身处于大自然中的畅快与安逸,歌词则书写了各种自然风光;还有的小组对周末发生的难忘事件进行了重现,例如一起为家人庆祝生日等。通过这种演绎舞台剧、角色扮演的音乐游戏,使学生能够通过非机械化的方式对《OK星期天》这首作品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也同时能够了解同学们的周末生活。教师也切实尊重了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由学生进行自主安排,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借助音乐相关的艺术表演来张扬自身个性。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时,教师可以伴随音乐为学生播放端午赛龙舟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感官,体会苏南民歌独具的软糯与细腻的音乐风格,让学生在抢答游戏环节中,快速说出端午节的喝雄黄酒、挂菖蒲、吃粽子等习俗,而后让学生仿照视频中赛龙舟的人进行吆喝或者运用方言进行模仿唱歌,在模唱过程中,逐步形成对于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师可选择赛龙舟的动画当作背景,让学生模拟赛龙舟的场景,教师可扮演鼓手的角色,各个小组长则充当各组“龙舟”的旗手,组员们则要一边吆喝一边进行划桨的动作,教师要通过鼓点引导学生通过律动对不同阶段的音乐情绪进行表现,从而对民间音乐呈现出的生活性与社会性进行体会。

  教师应当围绕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游戏情境的设计,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游戏教学活动中,可以在游戏教学与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合作法,使每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以及音乐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而主动参与其中。教师可以将音乐的创作背景与表现风格当作教学引导的切入点。有的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较弱,若只单一地聆听乐曲难以对其内容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可将音乐作品具体化,以游戏为媒介,使其能够更深入且全面地理解作品,也可借助加入动作的表演活动增强手脑的协调性。

  三、重视互动,降低教学难度

  尽管学生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较为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教师仍旧要注重课堂组织管理与互动活动,对课堂中的每名学生加以关注,尤其是不擅长音乐学科的学生,在面对乐器演奏这类难度相对较高的音乐教学任务时,教师应当结合乐器演奏技巧与难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帮助学生逐步熟练演奏技法,攻克演奏中的难关。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