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民族音乐文化视域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作者: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姚丽丽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0-15

  摘要:

  中国民族音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与意义非凡的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珍宝。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素养,从而促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诞生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与不计其数的艺术作品,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民族艺术风格。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民族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演唱与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音乐深厚的艺术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多元音乐文化审美视野,提升美育文化素养。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对于教材中传统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很多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仅仅是熟记曲调、熟背歌词。而有关歌曲或乐曲的文化背景及艺术内涵只做简单的介绍,甚至是不介绍,使学生无法深入认识民族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从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低下。

  (二)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不足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加,全世界的文化都在相互影响。西方音乐与中国民族音乐的曲调、风格,甚至是所用的乐器都完全不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音乐借助时代优势成功占据了音乐领域中的主流地位,很多传统民族音乐已经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历史与文化的遗憾。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接受度,大多数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毫无兴趣,也就不会主动去了解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了。

  (三)优秀民族音乐资源普及度不够

  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文化极具多样性,音乐文化同样具有多元化特征,每个民族的传统民族音乐都独具特色,是中华文化的历史瑰宝。但是,就目前而言,只有一小部分民族与地区保留和继承了珍贵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很多教师也只是在书籍中了解过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并没有真切地感受过民族音乐文化背景及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只能做浅显的讲解。多方因素导致优秀民族音乐资源在社会上难以普及,优秀民族音乐普及的任务任重道远。

  二、民族音乐文化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多元文化思维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健全自身的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将传统民族音乐渗入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从文化属性的角度,去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形成理解多元文化、接受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的思维方式,养成优秀的审美品格,增强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扩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音乐教学在现代化教学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承担着学生德、智、美等综合素质发展的任务。音乐教材都是专家认真筛选和编排的,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规律,有利于小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但是,教材也有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地域性不突出,缺乏特色民族音乐的相关内容。教师在音乐课堂上需要扩展教学素材,展示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民族音乐,从而大大拓宽小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潜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体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多元文化

  音乐教师在讲授中华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让学生尝试分辨各个民族音乐的不同之处,并试着说出所聆听的民族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艺术感觉。在课堂中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开阔学生的多元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美育素养。

  三、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聆听体验,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感情,音乐创造者将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融入了音乐作品的曲调中。如果在欣赏之前教师不对民族音乐进行讲解,基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较浅薄的背景,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聆听氛围及开放式的欣赏空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理解民族音乐。

  音乐可以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冲击,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民族音乐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和性格特点,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并且有利于他们汲取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兴趣与想象力

  民族音乐大多根据地方民歌改编而成,因此生活气息极其浓郁。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族音乐文化与学生自身的生活距离太远,因此,在学生聆听完毕之后,教师要尝试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作品中叙述的内容,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认知。同时,在音乐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讨论与表达的空间,培养其艺术思维能力与想象力,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引入课外音乐素材,开阔音乐视野

  《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是近几年来收视率很高的音乐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的主要艺术形式是将经典歌曲进行改编与翻唱。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元素的歌曲成了歌手们的重要素材,而将民族唱腔融入歌唱表演也是体现歌曲民族特色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音乐类节目中的高品质素材作为音乐课堂的延伸,从而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蒙古族音乐的时候,可以引入“呼麦”与“长调”这两种蒙古族民歌中的主要演唱形式。“呼麦”是蒙古族民歌中的一种多声部唱法,是一个人在声带持续发音时再唱出一个高声部的泛音旋律,技巧难点就是需要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教师可以将谭晶演唱的《苍狼大地》与韩磊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作为欣赏素材,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中感受“呼麦”那纯洁质朴且极富地域性的声音。“长调”也是蒙古族一种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演唱形式,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在真人秀的舞台上,孙楠在将《梦开始的地方》与《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两首歌曲进行衔接时就用了长调,教师可以将这一演出视频作为学生感知“长调”的素材,让学生体会“长调”的艺术风格与音乐特征。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