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新课程改革视角下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江苏省仪征市都会小学 宋超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0-11

  摘要:新课改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素质、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这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很多老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透彻,过于注重形式,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序和低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了许多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新一轮的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老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为此,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以促进有效的音乐教室建设。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陈旧,学习兴趣较低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新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所以对这种新的音乐会很感兴趣。当前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特征,大部分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目前,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二)音乐教学中忽略情感教育

  从当前的小学音乐课来看,没有把握新课改的深刻内涵。他们认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强化学生的知识,有些教师甚至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死记硬背,教师往往只停留在音乐的表面,而忽视了音乐的深刻内涵。

  (三)音乐老师个人素质与魅力不够

  小学的音乐教师与其它学科的教师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轻松的、陶冶情操的艺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不高,有些甚至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情况固然与当前的音乐教材选择有关,但我认为更多地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如果音乐教室的气氛太紧张,师生关系不太好,这对音乐的传播是不利的。因为,在教室里,学生们都不敢表现自己,也不喜欢老师强迫他们唱一首歌。这种状况使得原本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室,变得充满了紧张。因此,音乐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深入到学生的生命中去,让他们热爱音乐,让他们成为一位真正具有感染力的教师。

  二、构建教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注重小学生情感的教育,拓宽音乐的知识面

  一首好的音乐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绪,如果只是静静地听着,很难体会到它的深刻内涵,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比较弱,因此,音乐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义勇军进行曲》,对于小学生来说,唱起来还算容易,但对于这首歌的历史背景,他们就不太懂了。因此,音乐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爱国的影片,用真实的爱国故事来吸引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教育。

  (二)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歌唱的技巧和技巧,从而增强他们的音乐学习信心。例如,在音乐教室里举办一次“教室里的好声音”,由同学们自愿报名,有些同学也许会希望有一次和自卑说拜拜的机会。只要同学一张嘴唱歌,无论唱的是好是坏,都会得到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有效地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小学生因为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约束能力差,尤其是在音乐课堂上。活泼、活跃,在此阶段儿童多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音乐教学中,以模仿、情景创造为主,并有趣味的音乐游戏。从教到唱,枯燥无味的教学必然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儿童对歌词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以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创造性的音乐体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自然而富有表现力地演唱歌曲。在感觉节拍环节,创设“节奏”问答游戏:以“节拍”为切入点,通过“听”、“感”、“体验”等方式,培养“节奏感”和“乐感”。

  比如,在《北京的孩子逛北京》的教学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课的热情会随着课程难度的提高而降低,因此,老师应该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者在课堂上安排了有趣的教学活动,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有效地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评价体系,规范高效课堂建设标准

  为了推进高效率的小学音乐课堂,健全教师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师的综合评估体系,是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构建教学评估系统时,不仅要注重“教”的成效,还要注重“学”的成效,这要从教学目的的实现和课堂教学的反馈两方面来看。这涉及到学生的倾听和表达,合作和交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在课堂上,是否能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完成歌曲的学习及相关的音乐知识,是否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有效的课堂建设。

  比如,在《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估,而课堂评估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作者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评估,让他们体会到了被表扬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建立了一个评估系统,对有效课堂的建设进行了规范。

  (五)运用生活教学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是从生命中诞生的,比生命更重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生活的教学形式,通过对生活的感悟,体会到其中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小学音乐的生活品质。

  比如,在讲授《感恩的心》的时候,老师会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妈妈洗脚》,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母亲,为小学音乐的生活教学做好准备。同时,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让同学们产生了一种联想,在生活中,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老师还需要要求学生利用这一情绪来进行歌唱。在众多同学的歌唱中,小洛的表演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洛表演完了,老师问小洛:“你的歌声怎么这么感人?”小洛说:“我在唱歌的时候就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学习,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唱了这首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从而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感激之心,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