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音乐合唱教学发声技巧的训练
对于音乐合唱教学训练而言,因为大部分小学生都会发出童声,因此小学阶段属于童声的黄金时期,他们发出的音色不仅纯净,而且会给人美感,如果教师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他们展开训练,可以将其变成天籁之音,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发声技术训练可以增加音乐合唱的表现能力。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发声共鸣的位置,然后对他们进行科学的训练,并且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发出童声的音质方面,教师应该用心去聆听他们的声音,感受童声的优美程度,绝对不可以只追求他们能够发出的音量。比如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可以利用轻声带动假声,然后再将假声推到高位,以此产生头腔共鸣,才能够突破自然声产生的局限。可以利用母音乌与哼鸣展开发声训练,主要是因为母音乌的音色比较柔和,可以让学生快速感受到头腔的共鸣。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在合唱中进行咬字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要求他们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改变不良发声与说话习惯。
(三)加强音乐合唱教学声部训练的措施
对于音乐合唱教学而言,属于集体表演艺术之一,教师想要提升合唱效果,就应该利用科学方法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声部,但是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对声音的协调与控制以及平衡的能力,并且已经成为提升音乐合唱效果的主要手段,音乐合唱教学比较关键的一部分。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合唱《保卫黄河》的过程中,发现这首歌曲具有重复与模进的部分非常多,就像在A乐段第3到4小节属于第1到2小节的重复,不仅可以加强旋律对学生的影响,还可以体现出民族气节,而在演唱A段中的第三句时发现,接连重复三遍,增强整个旋律的气势,成为这首歌曲的高潮部分,给予合唱者与听众力量,将中国一定会胜利的信念传递出来。在音乐合唱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针对音乐合唱教学内容进行练习,使他们可以均衡控制所有声部发音,使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应声部的训练,其中包括中音、低音以及高音声部的均衡练习。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在音乐合唱训练过程中,都会出现熟练在中声部歌唱的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控高音与低音,导致音乐合唱团体歌唱时效果欠佳,最终影响音乐合唱时的表现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展开音乐合唱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着重训练学生对声部均衡的控制能力,使他们在声部训练中音量收放自如。如在音乐合唱过程中,学生诠释主旋律的声部要唱得铿锵有力,使人们通过音乐合唱的形式感受黄河的壮丽美景,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船冒着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湍急的黄河中摆渡,在黄河两旁居住的人们团结一心,努力保卫自己家园的场景,通过学生对主旋律铿锵有力的演唱更好地表现出来,使这首歌曲成为我国近代合唱作品中的标志性歌曲。而在演唱次要部分时可以通过声部的调节,使音量显得更加均衡,和声部分可以使整个作品更加柔和、色彩鲜明。在合唱过程中想要利用声部将整个乐曲变得均衡,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每一位学生的声音特色与发音特点,如学生在演唱时发出声音的大小、音调的控制能力等,排列出相应的队形,将他们安排至可以最大限度体现出歌曲精神、面貌的声部内,不仅能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还可以使音乐合唱的效果发挥得更好。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在表现歌曲时出现偏差,教师还可以亲自为学生做示范演唱,在进行音乐合唱过程中学生要依靠教师的指导将歌曲演绎得更加出色,而教师也要依靠学生的表现能力更好地体现歌曲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诠释整首曲子的渲染力,加强他们对歌曲的掌控,教师在范唱中应该饱含深情,生动为学生作出好的示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歌曲中的精髓,尤其是在演唱“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段演唱时,在合唱中必须铿锵有力地演唱出来,才能使人们感觉到合唱时给人们带来的力量,教师都可以通过对不同声部的示范,为学生更好地展现出来,帮助他们在理解合唱歌曲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诠释。
三、结语
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合唱教学属于基础内容之一,不仅可以从多个角度调动学生用歌唱诠释音乐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个人音乐素养,以此达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利用音乐合唱的机会,对小学生的歌唱技巧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展开技巧训练,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合唱的魅力,产生主动诠释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