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小学音乐《飞驰的雄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音乐的美好,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主题,感受音乐形象,提问: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技巧有什么特点?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在变化中你听出了什么?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聆听欣赏有了目的性,这就直接避免了小孩子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走神的现象,也能使他们的聆听更能走进音乐的内在中去。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设置问题不精的情况,有的问题太过简单,有的太过高雅,学生不懂,这样是不能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发挥出来的,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学段,不要在随意性中毁掉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追求。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聆听是基础,是学生展现课堂主体性的要素,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聆听中真正的感知音乐的情感,但是也不能忽视自己的引导作用,创设情境、设计有效问题、闭眼等都属于有效的聆听教学手段,都可以是学生的聆听变得更加有效,从而提升自我的艺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渊堃. 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探究[J/OL]. 黄河之声,2019(03):94-95
[2] 杜雅婷. 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 小学生(下旬刊),2019(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