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竖笛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作者: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廉皓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02-21

  (一)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互帮互助

  音乐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因此音乐教师要灵活运用音乐课堂,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实际受益者。在学生第一次接触竖笛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竖笛,在这个前提和基础上,不要着急教授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奏,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学生之间良好的情谊,将学生划分为小组的形式,了解竖笛并进行学习。例如在上课时,教师要先对竖笛进行简单的介绍,再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对竖笛进行学习和了解。针对遇到困难的学生,先让组内成员进行互帮互助,实在解决不了,音乐教师再进行引导与帮助。这样小组式的学习形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探索,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学生情谊。

  (二)以兴趣为依托,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竖笛教学形式时,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要打破对音乐器材本身的机械化反复操作,要将学生带入到竖笛演奏当中来,激发学生对于竖笛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例如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竖笛,首先为学生演奏一首学生喜欢听的音乐歌曲,激发起学生对于竖笛的兴趣与爱好,只要建立起学生与音乐之间兴趣的桥梁,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而不是在课程开始之前,为学生介绍竖笛的用途,让学生进行反复的机械式的练习,这样的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建立,对于后续的学习是极大的阻碍。

  (三)创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学课堂多数以教师讲课为主体,音乐课程也不例外,只是将教师讲课变成了教师演唱,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与要求下,改革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在音乐课堂上,不要以传统的讲课形式为学生讲解竖笛,而是要创新教学形式,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来。[4]

  例如在讲解竖笛的使用规范和使用要求时,音乐教师不仅要口述竖笛的使用要求,还要重视实际操作。教师可以将竖笛递到学生的手上,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并先让学生尝试吹响竖笛,对于错误使用的学生不要嘲笑,教师要加强对其的引导,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欢笑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音乐素养,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重视练习

  在教育学生利用竖笛演奏时,不仅要重视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告诉学生要通过不断练习,来加深对于器材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演奏出优美的音乐。[5]

  例如教师在音乐课程开始之前,要重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十分钟让全体学生进行竖笛的练习,以方便学生增进对竖笛的掌握程度。而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这样的举措可以让学生重视练习所带来的成效,让学生明白学习竖笛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件慢慢积累的过程。增加学生对练习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学生对后续音乐的学习。

  (五)提高全员的参与度

  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情,在课下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练习,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对竖笛的学习,培养学生识别音乐谱、音乐鉴赏等能力,将学习竖笛的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中,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学校举办音乐演奏大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可以有效地整体检验学生对于竖笛学习的成果,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竖笛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6]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竖笛教学,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师教育学生的途径与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音乐的真正受益者,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学结合实际生活,根据学生各自的需求,来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并且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让音乐遍布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音乐并学习音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