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小学音乐识谱创新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城东分校 张爱文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1-10-29

  摘要: 乐谱是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的钥匙, 只有学会了识谱, 学生才能更加自如地欣赏歌曲、表演歌曲、创作歌曲。但是, 如今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却陷入了困境, 存在教师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方式单一、知识点分散等诸多问题, 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 只有通过营造课堂氛围, 利用高科技, 并鼓励学生实践, 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识谱教学的成果, 并最大化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 音乐教学; 识谱; 创新教学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通过学习音乐,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还可以在课堂中掌握一门乐器,学会一项技能,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保持身心健康。识谱是音乐学科的基础内容之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小学生却缺乏基本的识谱能力,只会简单地对歌曲进行模仿跟唱,或在老师的带唱下表演歌曲,一旦遇到不熟悉的歌曲,没有外界的引导,就变成了“谱盲”。因此,创新音乐识谱教学的方法,切实提高音乐识谱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现状

  (一) 教师存在抵触情绪, 重视程度较低

  识谱是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由于教学难度高,许多教师或是担心学生积极性降低,或是担心自身教学水平不够,将课程的重心从识谱转移到了歌曲欣赏、歌曲演唱和歌曲创作上,有意识地排斥识谱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抵触心理。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带领学生跟着自己演唱,更有甚者直接播放音乐电影让学生欣赏,久而久之,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当然,鉴赏能力也很重要,但是识谱是欣赏歌曲、演唱歌曲和创作歌曲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识谱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实践活动,否则学生的音乐能力将仅仅停留在模仿上,不利于课堂外的自助学习,也不利于全面提升音乐素养。

  (二) 照本宣科, 教学方式单一

  和语文学科中的拼音、数学学科中的计算公式、英语学科中的字母一样,识谱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手段,而不是目标。于是,为了打好基础,尽快让学生学会识谱,从而更好地欣赏歌曲、演唱歌曲、创作歌曲,许多教师直接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填鸭式”教学。但是,不同于拼音、公式和字母,乐谱相对而言更加抽象,如此单一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知识点分散,不够连贯

  在大多数音乐教材中,识谱知识以乐曲为载体,十分分散,给音乐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很少布置音乐作业,更没有机会组织学生集中复习,更何况音乐课并不是每天都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识谱知识的学习不够连贯,不成系统,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自然很难获得识谱能力。

  二、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方法创新——以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为例

  (一) 通过游戏营造识谱氛围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尤其需要考虑到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宜直接进行识谱训练,而是应该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其对识谱产生兴趣,减少畏惧的心理,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在《七个小兄弟》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座位的顺序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do、re、mi、fa、sol、la、si”七个音符,然后,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新身份,并为自己的新身份想一段合适的介绍词。比如,“我的名字是do,我的拳头紧紧握”,“我的名字是re,我是一座小山坡”,“我的名字是mi,家中有个平底锅”,使学生在互动中熟悉音符的名称和特点。在学生对自身扮演的音符熟悉之后,教师可以展开一系列游戏。比如,教师喊出音符名称,与之对应的学生就要立即起立。不同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比赛,比比谁的速度最快,谁的准确率最高。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将不同的音符制作成座位,将“抢椅子”游戏与识谱教学相结合。同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成七个音符的卡通娃娃,并将特制的音符椅子按照音高顺序排列。在学生熟悉自身扮演的音符之后,由教师拿一架三角铁有节奏地进行敲击,学生们则围着不同的“音符椅子”朝同一方向转,当教师停止敲击时,学生就要立刻坐到与自己扮演的音符娃娃对应的座位上,最慢的学生淘汰,直到决出冠军。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音符,还能通过调整三角铁的敲打节奏增强学生的节奏感,通过“抢椅子”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可谓一举多得。通过游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记住这几个音符,并产生参与感,为之后正式的识谱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