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划分学段的依据是什么?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划分学段的做法。例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学段划分为“幼儿园~4年级”、“5~8年级”、“9~12年级”三个学段;苏联普通学校将学段划分为“l~4年级”、“5~8年级”两个学段(不包括高中学段);新西兰的《音乐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按八个级别逐级划分学段(不包括高中学段)……综观这些国家的情况,基本上是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需要作为主要因素划分学段的。当然,在划分学段的诸因素中,各个国家考虑的侧重点和各个侧重点所给的权重有所不同。
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同样是依据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需要、教学管理等因素来划分学段的。具体地说,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划分为“l~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
1~2年级的儿童,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从意志上看,他们显露出一定的坚持性和自持力,但在总体上说,其意志品质还是比较薄弱的。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在本学段里,激发和培养儿童的音乐兴趣,开发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儿童的歌唱、表现、创造能力都十分重要。
3~6年级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从情感上看,他们经常处于比较平静、持久和愉快的状态。这期间,他们不仅对具体的个人能够产生感情,而且也会对集体、对社会产生感情。从意志上看,他们的意志品质有所提高,对人、对事的评价能力也在逐步增长。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7~9年级的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生理机能逐步健全。特别是性发育非常迅速,正处于变声的关键时期。由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的增强,而心理上又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在行为上往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盲目性并存。从思维方式上看,他们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形象思维依然起着重要作用。从情感上看,他们的爱憎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憧憬和激情。但是,由于他们半幼稚的心理状态,在情绪上也常有极端的现象存在。从意志品质上看,他们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与前两个学段的学生相比,其自觉性明显增强。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音乐兴趣取向表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其音乐经验和音乐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丰富和提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并提高自己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也需要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学段中,还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嗓音保护问题。
之所以如此划分学段,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教学管理的需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这样划分学段,便于音乐教师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便于优选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质量;便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时,也便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教学管理、支持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以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各学段的共性目标有哪些?
概括地说,各学段的共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1) 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还应该将兴趣发展成音乐志趣。
(2) 激发、培养学生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从音乐鉴赏能力方面说,应该着重于树立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念,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掌握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及必要的音乐审美知识。从培养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方面说,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注意力、意志力以及参加音乐会应有的礼貌及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