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尤其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志趣,务必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音乐犹如日光、空气、水一样,乃是人类精神生活之必需。德国伟大诗人歌德说:“不爱音乐,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做人。”可见,一个个性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把音乐作为糊口谋生的手段。作为中国的青少年,更应该懂得:为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必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音乐文化水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每个青少年都有自觉提高自己音乐文化水平的责任。
为使学生认识音乐乃人类精神生活之必需的道理,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教学:
·讨论名人格言。如:“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瓦格纳语)“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贝多芬语)“音乐能使人们沟通思想、联系感情、改进德行;它能把人们带到更高更美的境界!”(伍德语)“音乐是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手段。”(列宁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语)
·讲故事。如:红军在长征路上,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通过兄弟民族聚居区。这首歌曲不仅鼓舞了红军战士,也团结了兄弟民族,教育了人民群众。
·围绕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一同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如:针对少数学生“学音乐没有用,升学考试又不考音乐”的想法,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陶冶情操的功能、学习音乐的目的等。
·针对个别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可采用个别谈心的方法解决问题。
5。 如何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建立在学生对音乐、对音乐活动有兴趣的基础上。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这一问题中阐述了很多,在此无须赘谈。
其次,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所组织的音乐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是学生认为有参与价值的,是对自己提高音乐修养有益的。例如,老师想组织学生讨论“有关通俗音乐”的问题,其活动目标是初步明确评价通俗音乐的是非标准。对这一讨论,学生肯定是感兴趣的。他们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这项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音乐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也有益于提高他们自身的音乐修养。因此,学生会认为这种讨论是有价值的,进而会表现出很强的参与积极性。
再次,在组织学习活动时,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活动空间。例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出版音乐墙报,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学生的需求。
最后,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习活动中,不能老师“一言堂”,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还要允许学生保留继续探讨研究的权利。
6。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什么是音乐感知能力呢?音乐感知能力是音乐感觉能力和音乐知觉能力的简称。音乐感觉能力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器官辨别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细微差别的能力。音乐知觉能力是指人们对音乐的复杂形式(如节奏、旋律、和声、织体、力度、速度等)的细微变化的辨别能力以及对音乐作整体感受的能力。应该说,这种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能力。离开了这些基础能力,学习音乐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那么,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呢?
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