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大学音乐论文

论舞蹈编创过程中的音乐结构分析

作者:李莘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18-07-18
  作者:北京舞蹈学院公共基础部 李莘
  【内容提要】舞蹈音乐直接影响着舞蹈作品本身的艺术质量。舞蹈编导要具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中,对音乐的基本结构原则、舞蹈音乐的再次结构原则的理解,以及对具体音乐作品整体结构的分析,是所有音乐分析能力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舞蹈与音乐; 结构原则; 多段并列; 音乐的剪辑拼接
  舞蹈音乐就像是一种奇妙的粘合剂,它能够将作为空间视觉艺术的舞蹈和作为时间听觉艺术的音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舞蹈音乐对于塑造舞蹈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思想、推动情节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绝大多数的优秀舞蹈作品中,高质量的舞蹈音乐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结构特有的张力,从其发声的那一刻开始,就以声音媒介的形式对舞蹈形象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塑造和雕琢。对于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细节性因素,舞蹈编导在作品编创过程中通常可以快速把握,但对于音乐的结构张力,却因其宏观性特征而往往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舞蹈作品虽然细节完美,但是整体缺乏逻辑,显得松散杂乱。为了避免此问题,笔者对舞蹈音乐作了以下具体分析。
  一、舞蹈与音乐的深层关系
  在舞蹈编创过程中,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点:
  其一,根据舞蹈作品内容写出或选择的舞蹈音乐,是编舞和排练的依据;
  其二,舞蹈音乐将会提示并限制舞蹈作品的长度和速度,也促使舞蹈语汇更加准确、精炼和集中;
  其三,舞蹈动作的语言性和情绪的发展、深入等,也要借助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来烘托。
  舞蹈音乐创作的依据首先是舞蹈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和风格特点,所以其创作方法没有一定之规。但作为一个完整成熟的舞蹈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考虑到舞蹈和音乐的结构关系问题。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其舞蹈部分和音乐部分应当结合得灵活巧妙、水乳交融。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自身须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感知力,加之舞蹈编导和作曲家的通力合作,既展现舞蹈表演自身的艺术规律,同时兼顾音乐表现上的独立结构功能和曲体美学原则。
  其实在中外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已将舞蹈与音乐的结合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境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古典芭蕾舞剧的巅峰之作《天鹅湖》。该作品的创作过程尤其体现出了舞蹈创作与音乐创作之间艰难而奇妙的磨合过程。
  1875 年柴可夫斯基应莫斯科大剧院别吉切夫的邀请为舞剧《天鹅湖》谱曲,他在音乐作品中融入了很多独特的音乐语言以及浓厚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对芭蕾音乐做出了新的创作与革新。同时,柴可夫斯基以其创作鸿篇巨制的智慧,将舞剧中每一段舞蹈音乐的内部结构都处理得精妙妥帖。但由于舞蹈编导不理解柴可夫斯基音乐的实质意义和他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肆意修改乐谱,还加入其他作曲家的音乐,使舞蹈和音乐的结合大打折扣,导致首演的失败。
  1893 年,柴可夫斯基郁郁而终。直到1895 年,彼季帕和伊万诺夫两位舞蹈编导通过重新理解这位优秀民族作曲家的音乐本质与革新意图,听懂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语言,详细分析了每一段音乐的结构,并且在深刻体会到音乐对舞蹈的指向性作用的基础上将两者巧妙结合。彼季帕创造性地设计出象征白天鹅并且与音乐主导动机统一的奥杰塔的主题动作,塑造出神似的天鹅形象。这些舞步的旋转律动与音乐完全吻合,而且舞段的升华、低落、高潮、起伏也完全贴合音乐。音乐强化了舞蹈情感,帮助舞蹈形象的塑造和确立,丰富了舞蹈形象,加深了舞蹈形象的感染力,最终铸就了不朽的芭蕾舞精品之作———《天鹅湖》。
  舞剧《天鹅湖》的创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舞剧基调和结构初具雏形; 第二阶段,作曲家创作出舞剧音乐;第三阶段,舞蹈编导根据音乐编舞。通过这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发现,在创作过程中,如果任何一个环节的沟通和理解出现偏差,都会严重影响舞蹈作品的质量。因此,这就要求编创者对音乐要有很强的把握能力,尤其是要有透彻的理解能力。在确定了待选的音乐后,就要进入编创的环节,要让音乐情感与舞蹈情感保持一致,尽可能地使舞蹈形象、节奏、风格等和音乐达成共识。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