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高中音乐论文

高中音乐课程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川江号子为例

作者: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 文汇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9-30

  2.教师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教学科研能力全面提升

  随着课题研究进程的推进,教师对“川江号子”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川江号子”的表演有了更强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情,促进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多次参加全国、省、市优质课竞赛并获奖,在各级各类的刊物上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共10余篇,其中获奖数篇,同时,课题组正式出版读本《巴蜀传统音乐文化课程普及读本——川江号子》。

  3.学校创建传承特色,拉动内涵挖掘发展

  学校作为“川江号子”的传承载体,在为传承“川江号子”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然形成了学校独特的传承特色,以“川江号子”为特色的地方性文化得到彰显,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文化品质得到提升,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活动让学生增长了见识,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互动发展。

  4.艺人传播传统文化,促进非遗事业传承

  “川江号子”在高中音乐课程中进行渗透,给了“川江号子”传承人进入高中校园展示、演出、推广的平台和机会,我们将传承人请进校园,让他们的表演不仅仅局限于平时的自娱自乐,抑或是满足专业团体的演出需求,而是让他们能在传播力更强的高中学生群体中大放异彩,由此拓宽了艺人表演的舞台和受众。而当艺人频繁出现在各类舞台时,他们就会思索该如何迎合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口味,唱出观众喜欢并且易于接受的“川江号子”,这就促使了艺人不断进行创新和创造,在保留“川江号子”艺术精粹和原生态音乐的基础上,以更贴近现代审美的表演形式来呈现,这在无形之中也提高了艺人的专业表演能力。

  5.社会传承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事业发展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渗透“川江号子”,尝试创作了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川江号子”作品,使“川江号子”优秀作品得到丰富,为“川江号子”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成为社会可予以珍藏的宝贵财富。“川江号子”渗入学校艺术教育,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部门和广大媒体的重点关注,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赞誉。同时,我们也将“川江号子”渗入学校艺术教育所得的研究成果通过献课、讲座、交流等形式积极向教育界和社会进行广泛推广,创造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非遗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川江号子”在高中音乐课程中的创新推论

  本成果尝试通过“学校、艺人、家庭、新媒体”四位一体相统一的教育手段,让其充分发挥着不同的文化教育作用,彼此之间能够通过相互协作、相互融合进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为川江号子音乐文化传承发展能够自成系统提供参考。

  “学校”和“艺人”的互动促生川江号子传承的第一阶段的转型。学校、艺人实现了让非遗文化传承出现了新的教育形态,能够从学校里的学习中同样获得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豪感。这一阶段的文化教育方向主要是朝着重塑文化价值、培养文化情感、训练文化技能等调整。另一方面,艺人也获得了自我价值的认同,以及为非遗的传承继续奋斗和努力的信心。让非遗文化学习成了提升艺人个人就业能力和全民文化素养的新模式。

  当学校和艺人的互动所产生的衍射效应波及到家庭时,便促生了川江号子传承的第二阶段的转型。家庭将原始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系统转向,使之被赋予特殊意义后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与行为图式。这一阶段让四川人通过川江号子形成了社会共同体,家人了解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价值导向与道德准则,让四川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成为非遗的“社会行动者”。如学生在学校了解川江号子后可在家中为父母讲解,通过布置家庭作业与家人共同完成一项劳动,并用四川方言创作一段简短的劳动号子,感受劳动和劳动号子的意义,这样的做法不仅仅传播了川江号子,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增强其劳动能力、即兴编创能力。

  新媒体技术构成促生了川江号子传承教育的第三次转型,从教育技术的角度来看,媒介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嵌入打破了之前存在的边界感,“家庭”“学校”“艺人”在“媒介”的影响下构成了范围更大、技术更新、影响更广的“教育”,即社会教育,这一阶段将延伸至社会传播,如在研究期间我们搭乘“互联网+”的“专列”,以现代传媒方式为介质,给予学生展现的舞台、空中的课堂,这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唱川江号子的积极性。我们在天府广场、双流机场都进行了川江号子的快闪活动,引来了众多媒体的关注;我们也通过网络直播课、微课等将学生推到课程直播间的前端,翻转其角色,在非遗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力和学习兴趣也大大提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