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音乐课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音乐文化知识的教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日常生活,引导他们把音乐引入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引发学生对于人的情感与音乐价值的表现形式进行结合及思考,从而再进行创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使学生充分理解作品后的创造思维有充足发挥的机会,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形成独特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鉴赏;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高中音乐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下,音乐教育开始注重对每个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也更加注意从教学的维度探索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开始涌现。音乐课程在高中学校的教学中,在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下,特别是在严峻的高考形式下,高中学校的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在对学生艺术修养和知识思维扩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艺术素养,加强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可以用音乐的方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通过学生表演或以其他教学成果为目的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音乐鉴赏中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一)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音乐鉴赏的本质是感官的体验,是感官结合情感产生的共鸣和个人思想的凝结,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审美情趣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初听到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时会有最初固有联想产生的情境,但由于每一名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艺术修养的不同,对同一首音乐作品产生的感受大不一样。这就需要学生在听到“抽象”音乐的同时展开自己的联想,使音乐能够融合自己的理解产生出“具象”的音乐形象,这种由“抽象”到“具象”就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作用。而聚合思维就是学生在听到音乐的同时,能够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地整合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并与自身所具备的知识进行统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审美感受,有助于学生把握思维对象、发掘思维层次。
(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学生在音乐鉴赏课堂上听到音乐时,最直接感受到的是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信息的表达。老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使得学生可以以不同形式去感受不同音乐作品,在大脑中形成新的具有自身独特理解的信息,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音乐欣赏的逻辑思维。学生感受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的音乐要素,通过音乐的个性化特征掌控听觉经验的规律从而感受作曲家艺术美的思维方式,都需要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欣赏乐曲产生的不同情绪,可以通过音乐的调式调性直接感受,通过想象让学生眼前展现出对这首音乐的直观情景,再经过教师对于这首曲子的鉴赏知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体会与理解乐曲。
如在音乐鉴赏课《黄河大合唱》的学习时,学生通过观看影像听音乐,深刻感受到了新中国是在经历血雨腥风、不断战斗中成长起来的,情绪受到触动就会把乐曲中的三连音、重音节奏型想象成了战场上的无尽炮火,抗日战场的激烈战斗情景可以在聆听中得以再现。学生们在课下通过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就更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中展现的壮烈的战斗和无尽硝烟的战场。一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课堂反馈中写道:本节课鉴赏的《黄河大合唱》,我仿佛身临其境地闻到了抗日战争的硝烟,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顽强勇敢,理解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及自己担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这位学生在音乐鉴赏后,于潜移默化中具有了创造想象力的表达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二、音乐鉴赏中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一)开发智力
音乐鉴赏对智力的作用,表现在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首先,音乐鉴赏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神经感知功能,锻炼学生的听觉记忆,还能加强情绪情感体验后的记忆功能;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长期的音乐鉴赏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注意力方面得到有效的加强。音乐中的节奏、旋律、曲式结构等都具有高度的逻辑性,通过音乐鉴赏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