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组商定一个学习项目。以音乐鉴赏教材为蓝本,小组成员商定学习项目主题,进行个性化内容重组学习,思考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亦可由教师制定一个任务作为项目。
3.分工与合作。小组内就合作学习的“项目”或“主题”,在课上分好工,课下按照计划准备并汇总,课下时间为期一周。期间,小组成员有的做PPT,有的撰稿,有的查阅资料和汇总,有的下载音响和视频,有的承担演奏或演唱任务。在充分交流互动后,形成本组相对完整的对音乐作品的品鉴成果。
4.抽签定展示顺序。音乐课代表在课下组织抽签,从下一周的音乐课开始,每组按照抽签顺序逐一展示与分享。
5.展示与分享。展示与分享时,小组成员有的担任主讲,有的播放PPT,有的进行板书,有的现场演奏,有的邀请全班一起演唱、有的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发放纪念品。如分享“肖邦”的,现场弹奏肖邦的钢琴曲;分享“中国风”的,穿上汉服表演舞蹈;分享民族器乐的,拿着乐器现场表演……
这时,讲台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是学生对话、分享的场所。教师在台下,除了发现有知识性错误时需要及时纠正外,就是在每个小组分享结束后,作为“嘉宾”进行点评。点评是知识小结、审美引导的最好时刻,此刻学生也最想知道“老师怎么看”。如此,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在参与体验中得到浸润、发展。
三、为了解如何创作音乐的“学”搭台
一直以来,高中音乐教学有个误区,认为创作是走专业路线的人做的事;或认为是课程“创作模块”专门的事;或认为是“等知识和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才要进行的事。这种误区使得高中音乐教学循规蹈矩,方式单一枯燥。诚然,学生能成为音乐家的微乎其微,但创作音乐过程中生发的内在的精神体验,对于学生和世界级大师都是一样的,而且这种体验能让他们更加富有创造力。基于“学”的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作,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音乐家是如何创作的来理解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深度了解音乐本质。以笔者的经验,还是从“节奏”这个骨架式的形式要素的“创编”开始。有了节奏的支撑,若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若加上音高,还可以体验旋律、和声、调式。
【案例】寻找那个恰到好处的“掌声音乐”
1.给学生一个生活情境:观看学校新年文艺晚会及演出前的校长新年致辞,为精彩节目或校长致辞鼓掌。
2.出示几个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单纯音符组成的单位拍节奏,供学生选用,并要求学生创编一条节奏;请学生把自己创编的节奏谱写在黑板上;拍打黑板上的节奏谱,根据力度、速度的变化,寻找那个恰到好处的能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掌声音乐”。
3.寻找生活中的其他声音。如以小组为单位表现风声、雨声,演绎风、雨中的情境故事。将之前创编的节奏、力度、速度融入其中,并创编“和声”效果。
以创作的方式来熟悉构成音乐语言的形式要素,不仅培养了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和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勇气,还帮助他们生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渗透其中。
四、为能美化生活的“学”搭台
体验生活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生活,用生活丰富课程资源,用音乐美化生活。
【案例】《黄河大合唱》赏析
2019年5月23日,时隔80年,《黄河大合唱》再次在她的诞生地延安唱响。在宝塔山下,当年演唱她的前辈和当代顶级专业院校的三个合唱团、一个交响乐团联袂为新中国70华诞庆生。现场,八个乐章,一个多小时,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不论在宝塔山下还是电视机前,人们擦拭着止不住的热泪。在这样情绪感召下,笔者把教材编排靠后的《黄河大合唱》调到此时来上。一方面,用这个“民族号角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时代担当;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生活中的审美素养。
我们用了两个课时,学生认真地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实况,他们随乐动情,和着视频鼓掌,聆听专家解读;之后便是讨论环节。讨论中,学生有个共识:如此完整地欣赏这么高规格的《黄河大合唱》是他们的幸运;他们感受到了正能量;传承经典是享受,也是担当。有个会弹钢琴的学生说,第六乐章《黄河怨》,92岁的歌唱家郭淑珍唱了60多年,情绪仍是那么饱满,而自己总是怕别人嫌弃听她演奏同一个作品,现在不用担心了,以后还要练就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品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