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这个世界的简单认知,他们更愿意站在成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高中阶段进行班级成员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育,同时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在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中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丰富自己的情感。在这一阶段,声乐课的重点将不再是教会学生如何发声,如何把握曲子的结构,而是要培养学生对不同曲子的欣赏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品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繁重的学习当中收获片刻的轻松。
关键词:高中学生;音乐鉴赏;结构;能力;
音乐鉴赏不仅能够提升班级成员的内在修养还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可以通过文字和语言的形式传递,当然也可以通过歌曲传递,在欣赏不同风格的曲目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它们的不同特点,时而豪迈,时而婉转细腻,相同的曲子也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大家在聆听的过程中细细体会,结束后可以交流思想感情,从而加深班级成员的情感,提高与教师的配合,我们将从结构的层面分析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班级成员的鉴赏能力,最终得到思想的升华。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鉴赏能够以直观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只要具备一定的听力我们就能够产生不同的感受。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聆听的方式感受乐曲的美妙,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高中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学生在长时间的焦虑中精神难以保持高度的集中。所以通过这一科目,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在不同的音域中收获不一样的内容。通过精神世界的放松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简单的音乐常识和乐理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它不局限于任何设备,只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安静地听。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欣赏不同乐器间的配合,感受高山流水般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从古代到现代的音乐发展特点,同时了解西方的不同乐器,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听听中西方乐器的结合,感受大提琴与古筝的结合,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文学素养。
二、音乐鉴赏能力结构
(一)情感体验与思维
音乐的鉴赏过程实际上就是情感的体验和思维的形成过程,这是不同歌曲和欣赏者的情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是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我们的经历越丰富我们的感情世界也就会越充实,高中生的情绪随着年纪的增长也在逐渐趋于稳定,也能够静下心来聆听一首曲子,我们的直观感受和在书本中阅读到的内容都会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同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抽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结合,例如在赏析《酒狂》这首歌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在面对曲名时你认为它的主旋律是什么呢?《酒狂》中的“狂”字是一种豪迈之情,所以班级成员会猜测它的曲风较为潇洒,接着通过首次播放,来让学生思考这首曲子带给大家的直观感受,通过第一印象做出简单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接着通过相关背景的介绍,了解作曲人的性格和生平;再一次播放音乐,结合作者谈谈感悟,在不同的介绍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思维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的情感。在《酒狂》中,作者通过表现阮籍的醉意朦胧突出此人酒醉的状态,这在古曲当中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课下教师还可以寻找相关类型的曲目,比较其中的细节,以此锻炼高中生的反应能力,呈现出最好的课堂效果。
(二)音乐感知与记忆
在欣赏中不仅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还要对节奏和音准进行一定的训练。感知顾名思义,就是感觉和知觉,这两者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在拿到一首曲子后,我们要认识到这首歌的节奏以及它的结构,这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内容,节奏快的歌曲往往能够使人亢奋,具有特别强烈的带动能力,节奏缓慢的歌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放松的效果。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的音乐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学生的感知能力的发展,从而区分这些细小的差异,同时还要对不同时代的歌曲有一定的记忆能力,在随机播放时能够辨别出这是处在什么时期,哪个国家所创造出的伟大文化,从而在课上能够对不同的流派有一定的了解。例如在欣赏《牧歌》时,学生能够感知到哪些事物,在欣赏《国际歌》的时候区分这两首曲子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欣赏中,可以通过先播放无伴奏混声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放牧的情景以及当时的心情,可以闭着眼睛跟着哼唱,将自己的感知能力充分地调动,在播放《国际歌》的时候感受音乐所呈现给我们的壮美的感觉,区分自由之情和壮美之情的不同点,最终将这些内容保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从而培养班级成员的感知能力。对已经欣赏过的曲目学生还需要一定的记忆能力,将这些内容分类整理,给每一部分内容在脑海中标注一个标题,在之后的聆听过程中能够将这些曲子进行区域性的划分,使这些不同风格和节奏的歌曲具有一定的整合和连贯性,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以此提高高中生的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