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初中音乐论文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龙集中学 张月 江苏省淮北中学 刘加建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06-05

  需求,于是笔者便增加了一些同类型的经典曲目作为拓展聆听。这有利于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单元教学更具保障。

  表1

  2.2 跨单元“中观”教学。本文所指的“中观”教学,是一种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的以同一音乐内涵为要素进行的跨单元教学模式。“中观”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对教材资源利用的自由度,帮助教师突破既定教材的束缚,厘清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

  2.2.1 联结同一音乐手法的跨单元教学。音乐学习的三维目标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初中音乐教科书中有很多重要的音乐知识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但由于教学内容分配的原则不同,部分知识“零星”地分散在不同单元或年级段。因此,以同一音乐手法来联结不同单元的同类作品,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认知呈“螺旋状”上升。

  2.2.2 聚焦同一音乐教法的跨单元教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手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提升审美能力。当下,情境教学和新体系教学被普遍运用于初中音乐课堂中,对提升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表2

  2.2.3 发展同一音乐能力的跨单元教学。音乐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表现力、运用力等,是人们经过后天学习所获得的。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常会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和聆听,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若想让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必须要经过重复不断的训练。这里的“重复”并非是指对单一作品的反复欣赏,更多的应是对同类作品的广泛聆听和理解,这样才能使音乐能力得到发展。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学生学会聆听,使音乐听觉能力得到最大化发展。

  以笔者教授的跨单元主题“感受钢琴伴奏织体的纵向聆听能力培养”为例,第一课时,笔者会带领学生聆听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葬礼进行曲》:悲痛的主题旋律在b b 小调上沉重地“流淌”出来,而左手的钢琴伴奏织体以柱式和弦呈现,宛若哀悼的钟声。

  第二课时,以欣赏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主。乐曲的第一部分“纵情高歌”主题旋律由小提琴奏出,优美且抒情,钢琴演奏的琶音作为衬托,让音乐更加流畅。第二部分“热烈起舞”,由小提琴奏出热烈、欢腾的主题曲调,钢琴模拟塔吉克族音乐经典节奏,用断奏的演奏方式让主题旋律更具舞蹈性。

  第三课时,以聆听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A 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为主。变奏三的音乐主题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低音区奏出,钢琴以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做“上下翻动”的副旋律进行,给人一种激动、不安的感觉。主副旋律的同时进行,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纵向听觉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以上三首需要关注钢琴织体变化的作品外,还可融入七年级下册的《赛乃姆》《凯皮拉的小火车》,以及八年级上册的《御风万里》的片段进行聆听。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纵向听觉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单元的学习厚度。

  谱例2

  2.3 大单元“宏观”教学。“宏观”教学设计是对初中音乐教科书中同一类内容的系统学习,是对整本教科书进行主题模块的“大单元”设计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它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某个学段作为整体,形成跨年级甚至是跨学科知识的有效迁移、发散,使课堂内容倍增。

  2.3.1 主题式教学,横向交流。在对初中音乐教科书的梳理中,不难发现有些音乐类别属于同一主题,这为主题式教学提供很大的便利。而主题式教学可以打破学段之间的限制,通过横向选编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将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教学成效。例如,“世界音乐”主题的作品分别分布在初中三个年级的音乐教科书中,共有四个单元。我们可以将一个学期的学习主题定为“领略世界音乐风采”,并将亚洲音乐、欧洲音乐、美洲音乐、非洲音乐作为主题下的四个子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使每个子内容又成为一个“自然单元”。这样的教学编排有利于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从横向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使音乐学习更具可持续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