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立德树人”思想下师范类音乐人才培养内容探究——基于小学音乐教材的德育资源分析

作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杨思思 湖南省隆回县花门街道曾家坳完全小学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3-11-16

  丰富情感态度的音乐作品。为了健全小学心理健康、丰富情感态度,小学音乐教材中往往有大量体现美好品质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师要抓住歌曲不同的侧重点,以情入手,启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真善美的小世界》等作品给人以欢乐、美好、幸福的情绪体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通过平稳的旋律,形象描绘了妈妈入睡时孩子露出甜美微笑的生动情景,使学生感受、体验父母深切的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以及描写热爱劳动的歌曲《洗手绢》《不再麻烦好妈妈》、描写珍惜时间的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校园夕歌》等、描写团结友爱的歌曲《手挽手》《校园多美好》等。

  值得一提的是,显性德育资源往往也有美好品德的内容体系,例如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描绘了女孩的穷苦生活,激发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并学习曲中女孩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

  关于自然环境的音乐作品。音乐可以让人领略各式各样的自然风光,以环境之美激发爱护之情,以外界美触动内在美,使人在感受美、欣赏美中获得审美感知与高尚情操。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大量以自然风景、动物为主题的儿童歌曲,例如《春来了》《母鸡叫咯咯》《留给我》等,其乐曲中采用了很多音乐元素表现大自然元素,如湘教版三年级上册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用节奏与拟声词来模仿驯鹿脚步声、四年级上册《太阳出来啦》中用雨滴声穿插设计了二声部合唱,还有人音版二年级上册歌曲《母鸡叫咯咯》用“咯咯哒”导入歌曲节奏等设计。对此,师范类音乐人才在课堂实践中要注意把握这些特点,引领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培养美的感受与美的表达,激发对美好自然的喜爱与保护之情。

  富有童趣生活性的音乐作品。小学音乐教材中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多以旋律优美且歌词生动活泼类型为主,学生爱听爱唱,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教材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作品。例如《小小足球赛》《读书郎》《小黄帽》等,歌曲内容多以儿童视角描绘日常趣事,既贴近生活、吸引学生,又能丰富生活体验,同时蕴含生活哲理。例如通过学习《栗子大丰收》,学生能增长生活见识、了解栗子丰收的场景,感受热闹喜庆的氛围,还能激发参与生活劳动的兴趣;学习《小小鼓号手》学生简单了解鼓号队与少先队,培养团结合作的意识,感受作为少先队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优秀的外国音乐作品。在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小学音乐教材中还包含有一些著名的外国音乐作品,如《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匈牙利舞曲》《土耳其进行曲》等。虽是外国作品,但其也有着一定的德育价值,学生欣赏学习优秀外国音乐作品,可以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从另一角度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领悟。例如在欣赏学习人音版六年级下册贝多芬的《欢乐颂》时,学生可以通过了解作品体裁与音乐史实,对比欣赏外国古典音乐与我国同时期传统音乐作品的迥异风格,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还可以拓展了解音乐家贝多芬不朽的音乐成就,感受他半生与疾病、贫穷、封建统治作斗争的顽强意志,从而教育学生建立起不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其形成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

  隐性德育资源中的德育内容往往不止一方面,可能既富有生活童趣又能体现美好品质,或者体现自然之美又反映多元音乐文化。这就对小学音乐教师以及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类音乐人才提出要求:首先要对隐性资源进行多方面分析,整理想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再想办法进行落实。

  教材解读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本文挖掘教材德育资源、探究资源教学方法,只为对师范类音乐人才成为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提出一些思考与内容借鉴。要培养这一类师范生音乐人才,仅围绕本文解读教材、探索方法还不够,同样重要的是资源的输出——也就是真正的教学实践。在教育变革的新兴浪潮下,未来的音乐教师一定是有教材分析能力、有资源运用能力、有独特教学风格的综合型教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