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开启器乐“童玩”之门 享受课堂创造之乐——农村小学开展自制乐器教学的探索

作者:浙江省平湖市广陈中心小学 张中平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10-08

  “童玩”教学要处理好个性表现与团队合作的关系。器乐“童玩”教学崇尚自由,鼓励创造,所以它更加偏向于个性化的表现,无论是乐器的制作与演奏都可以由个人独自完成。在初期,由于制作和演奏经验的不足,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反而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是自制乐器,与常规乐器相比在音准、音色上都会有所不足,较难统一。而且“童玩”教学更注重“玩”的成份,而随着经验的积累,水平的提升,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童玩”教学的评价要体现鼓励、尊重、开放

  评价是器乐“童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乐器制作与演奏的有效促进。首先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以自制乐器的方式参与器乐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所以教师要以学生所处的水平为基准进行评价与引导,使其在鼓励中获得制作与演奏的信心与动力。其次,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尊重个性化的制作与演奏。再次,自制乐器中含有学生不同的理解和审美导向,所以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去品鉴学生的作品。

  三、器乐“童玩”教学的路径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乐器的制作与演奏是有较高难度的,所以在实践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指引可操作的路径。

  (一)通过模仿进行乐器制作

  “童玩”虽然从字面表述上是“玩”,但它始终属于音乐学习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熟悉音乐,能够运用音乐的语言去制作与演奏想要表达的内容,这是“童玩”学习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制作与演奏的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本体乐器的构造及发声原理,从而让学生能有一个可以参照与模仿的对象。

  以“童玩”教学课《自制小陶笛》为例:

  1.聆听陶笛曲感受其音色,观察六孔陶笛的构造。

  2.熟悉六孔陶笛的指法。

  3.模仿六孔陶笛进行乐器制作。

  4.演奏自制的小陶笛。

  以上课例,学生了解了陶笛的构造后,运用其原理,通过模仿并融入自己的创造进行乐器制作与演奏。

  (二)与已有经验相结合

  “童玩”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比如《吸管拉杆笛》一课,我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鸟笛为原型进行吸管拉杆笛的制作。学生在演奏中发现通过有意识的控制拉杆的高低可以产生不同的音高,甚至可以演奏简单的乐曲。在此过程中学生又获得了新的经验。

  (三)合理安排循序渐进

  “童玩”活动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推进,同时关注以下操作要点。(1)材料收集:要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有目的性地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收集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2)随时记录:可以用乐谱、图形、数据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自制乐器的制作与演奏过程。(3)反复尝试:只有通过不断反复地尝试,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4)与人合作:乐器的魅力通过合作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在制作与演奏中要善于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器乐“童玩”教学的实践让原本乐器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乐器演奏的乐趣。对于学生而言,其意义远不止制作与演奏本身,其实践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其全面的音乐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器乐“童玩”教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教育的本质,助力自我的成长。让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践行音乐教学的创新之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