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小学音乐国测已经结束,从开始准备音乐国测直至国测结束,和学生们一路走来,可以说是收获良多,感慨颇多。在准备国测之初,由于缺乏备考经验,我就一直在揣测国测的知识偏向,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目前全国共有八套教材,不同的教材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别,但是这八套教材却又使用同一份国测试卷,此时,我最为担心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教材万一考不到那该如何?而且,处于小学音乐国测题型的考虑,如何让孩子们能够准确地记住这些音乐知识点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就这样,带着种种思考,我们开启了全面复习之路,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条劳心劳力、事倍功半且茫然无助的复习路。
一、知识延伸更益于基础知识积累
音乐知识的全面掌握不在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平时潜移默化的慢慢积累。只有让学生基础知识更加牢固,才能促进学生更加从容掌握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这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注重基础,是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理念贯穿始终,明确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的开展,在教学时不仅要从学生出发,还要明确教学目标,即在小学音乐课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但并不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专业的音乐家,故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的普及,多强调一些音乐基本知识的教学。因此,要用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底线作为小学音乐学科建设的基础,多选取一些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接纳的知识,教学应该本着普及性原则,以此作为基本的教学思维来指导教学实践,让音乐教学面向所有学生,不忽视任何一个人,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个方面,强调基础,重视积累和提升,在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运用音乐基础知识之后,适当地进一步扩展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基础上,真正具备音乐学习的能力。例如,试卷中有一题,著名的《猪八戒背媳妇》是民乐合奏,这个在音乐课本上是没有出现,但是出现过相同体裁的民乐合奏《喜洋洋》,这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学习的基础内容,通过《喜洋洋》的教学,可以让很多学生了解民乐的特性和特点,因此,如果在音乐课堂中有足够的备课准备,通过知识延伸,反复带着问题来听赏民乐合奏的特性,再多加一些相应的作品,那在这一块民乐合奏的体系上,孩子们将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知识延伸益于重点知识学习
除了普及基础性知识以为,进一步加强重点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小学学习中,可以重点开展音乐要素的知识教学,这也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其主要包含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基本的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此次小学音乐国测在音乐要素这一方面主要考查了音色、节拍以及乐句等内容,例如此次对乐器音色辨别内容就较多,音色这一要素也是一直以来公认的音乐形式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所以对于此方面知识的学习自然就成了学生学习的要点,也是音乐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此次国测试卷上出现笛子独奏《姑苏行》,这在四年级以下的教材也未出现,但是我们听过江南丝竹《江南好》中曾经出现过笛子独奏,也反复聆听过笛子的音色。如果学生对笛子音色掌握牢固,那么很容易就能辨别出《姑苏行》。
三、知识延伸益于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的效果如何需要借助音乐创作来有效体现,同时,音乐创作也是对于音乐教育中理论知识的再次深化理解,新课标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音乐创作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此方面内容也在音乐国测中有所涉及,例如对于声音材料的运用,是否能灵活用其表现一定的情景;还有对于线条、色块、图谱或者乐谱等的运用考查,让学生能够用其记录音乐。此外还考查创编节奏或者短曲等,在这一项目中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与人合作。
四、结语
通过音乐国测试题可以看出,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若依然采用灌输式教育,只能将学生培养成“知识的容器”,即使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以及技能,在艺术素养以及运用能力方面非常欠缺,就会导致其无法对于知识做出有效延伸。而且脱离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引导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只能成为“书呆子”,从长久来看,这对学生的发展并无大的益处。因此,在日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亲自探索,不管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音乐体验的获得,让学生能够通过基础知识学习,获得进一步升华和发展,教师通过知识延伸,不断帮助学生实习音乐能力提升。通过不断进行知识延伸,让学生能够实现对音乐的自主探索,在这样的前提下,乐感、能力会内化于心,成为学生的宝贵财富。也只有在这样有效的积累中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发生实质意义上的提升,音乐课堂才能真正赋予学生创造的激情、高品位的追求以及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这样国测对于音乐教学所产生的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