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 小学音乐论文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2

作者:巾山实验小学 万海红 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2022-08-26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少年强则国强”。有研究表明,人在成长过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阶段即小学时期。培育小学生音乐欣赏和审美本领的主要课程正是小学音乐课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之一的合唱教学更是受到师生青睐,但如今,课改的风潮席卷着各阶段教学,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距期待中的完美还存在一定差距,下面就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予以分析讨论。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路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孩子才艺方面的培养更加重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乐感,还可以启迪艺术细胞。合唱教学让学生融入团体,合唱过程中音量、旋律、节奏的控制,使学生自小就建立集体荣誉感,这对将来融入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一)对合唱教学缺乏认知、缺乏关注、缺乏主动性

  合唱授课难度要比普通音乐授课难度大,只有每个参加合唱的每个成员自身都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才能符合合唱这门艺术的要求。然而,现在大多数任职小学音乐教师的都是非专业性音乐人员,往往是从事主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老师身兼两职或者多职。所以,这样的原因会造成从教室自身的不专业、不重视,音乐备课更是敷衍了事,随便一两首童谣便可以应付了事。[1]

  (二)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大多数音乐老师认为合唱就仅仅是学生们一起唱歌。事实上,合唱教学是门不容易的教学方式,一个优秀的合唱团体得具备彼此的默契、气息的调控、声线的控制等等,简单的合唱教学得细分为很多基础的音乐教学,可以说优秀的合唱教学会使学生们有很好的音乐基础。然而现实中不够专业的教师对教学的应付仅仅是单一的、“传统式”合唱,学生们在合唱过程中个人气息、声部的控制几乎是放任自流。这样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们对于音乐的幻想,耽误了学生音乐基础的练习,致使小学合唱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

  (三)部分合唱学生存在畏唱、偷懒等负面情绪

  合唱是集体行为艺术形式,要求每个音节都要唱准,同时还要求不同的声部的配合演出,这些要求比较高,整体上还是需要每位合唱学生要有集体荣誉感。合唱平日训练艰苦,甚至有些热爱音乐的学生自行加大了自己的训练强度,只为不扯集体的后腿。合唱的训练强度非常大,当然,还有些学生难以接受训练强度,产生了畏难情绪;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唱学习进程中,还有些学生凭借着小聪明“滥竽充数”在合唱过程中只张嘴、不发声。这些都会使得合唱教学效果不能有效提高。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一)合唱教学可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

  合唱基础训练对于听力的要求非常高。简单来讲,在合唱过程中学生们要对合唱曲目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对自我情感更要有一定的把控程度,对音准及歌词的记忆性要求尤为严格。除此之外,学生还得对其他学生对曲目的了解认知有一定把握,所谓“知己知彼”才能以一种更加具有节奏感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表达,从而让整个合唱更具有美感。合唱过程中,通过眼、耳、口、鼻等器官配合与协调,能够使学生们的自我反应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有效提升。[2]

  (二)合唱和提升学生们的肺活量

  合唱教学演奏的基础就是发声练习,学生们从练习发声开始学习,为什么在一些不规范的合唱中总会听到刺耳的干吼?这就是气息不稳导致的。这种因为歇斯底里地唱歌不仅在合唱中造成演出的失败,还会对自身发声器官有摧毁性“自杀”。唱歌先得从练气开始,得先改善自身肺活量。现在大多数音乐节目总会评论嘉宾“气息不稳”,这也印证了演唱者气息的重要性,演奏过程中最好使用腹式呼吸,这一呼吸方式在改善肺通气上得到了医学的认可,其具体规范操作是鼻子慢慢吸气,鼓起肚皮,每一口气可坚持10秒到15秒之间,然后慢慢呼出。通过这一正确的练习发声方式,使学生改善发声气息的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肺活量,站在健康角度合唱教学是医学所倡导的不论是肢体协调性还是肺部张力都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育。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